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0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傍觀縮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座山、每一條溪流獨特的面貌。除了對山水的描摹,柳宗元也藉著山水來表達自身對現實的激憤不平,使其作品真正達到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境界。雖然文名日盛,但是柳宗元在仕途上卻屢遭貶抑。由於永貞革新失敗,柳宗元、劉禹錫及其他革新派人士相繼被貶。柳宗元先被貶為邵州刺史,行至半路,又被加貶為永州司馬。永州一貶十年,柳宗元才被召回京,未受到重用,便被改貶為柳州刺史。長期的貶謫生活,對柳宗元的健康和精神造成了不小的打擊,未老先衰。後雖經友人多方奔走,憲宗才同意召回柳宗元,但詔書未到柳州,柳宗元就已病死,時年僅四十七歲。柳宗元的才華洋溢,抱負卻不得伸展,讓身為好友的韓愈十分感嘆,在給好友的祭文之中,韓愈寫道:「...
行以求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真正的知識是來自生活中的實踐及學習,為美國教育哲學家杜威的一句教育名言。
蘇偉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954年生於台灣,祖籍廣東番禺。政治作戰學校影劇系畢業。四年軍校和八年軍旅背景使得蘇偉貞早期的小說有濃厚軍方小說氣氛,短篇創作連獲1982、1984、1985國軍文藝獎小說獎。不過, 蘇偉貞真正引起台灣文壇注意,應算在1980年代初期所謂「閨秀文學現象」之時。當時,《聯合報》、《中國時報》兩大報的小說獎項紛紛由年輕女作家奪得,蘇偉貞發表的〈紅顏已老〉、〈陪他一段〉、〈世間女子〉以特殊寫作風格刻畫男女情愛,評論家王德威在1996年蘇偉貞得獎小說選集(台北:麥田)的序裡指出,蘇偉貞「要探勘的是(女性)情欲流淌、永不確定的抽...
胡思亂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之意,其於物欲,自無暇及之矣。苟操舍存亡之間無所主宰,縱說得,亦何益! 〔注解〕 (1) 真知:真正的知曉。 (2) 力行:竭力實踐,勉力去做。 (3) 收拾:把散亂的東西加以收袋整理。 (4) 收斂:匯聚。 (5) 安頓:頓放;安置。 ◎2《朱子語類.卷一一三.朱子十.訓門人一》安卿問:「前日先生與廖子晦書云:『道不是有一個物事閃閃爍爍在那裡。』固是如此。但所謂『操則存,舍則忘1>』,畢竟也須有個物事。」曰:「操存只是教你收斂,教那心莫胡思亂想,幾曾捉定有一個物事在裡!」 〔注解〕 (1) 忘:當作「亡」。《孟子.告子上》:「孔子曰:『操則存,舍則亡。』」
初級與次級文化系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制約反應,而其他經心理操作運算後結果為4的刺激也一樣會產生制約反應。結論可以寫成:對人的受試者來說,真正的制約刺激是4的概念。 結論雖然次級符號系統較初級符號系統更為複雜,但巴夫洛夫仍覺得制約作用對此二者的管理規則仍然相同。因此他們都能以客觀的方法加以研究。換句話說,我們學習對發生於環境中的事件做反應的發展過程和學習對文字或思想做反應的過程是相同的。(註1) 關鍵字中文: 初級與次級文化系統英文: Primary and secondary culture system 參考書目註1王文科(1989)。學習心理學,頁21...
權力的移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權力的移交(the transfer of authority)在基於學校管理的體制中,校長成為主角。校長所肩負的重大責任應與其所擁有的權力並駕齊驅。不但擁有權力而且負起責任,校長將真正成為他所在學校的領導。由於實行基於學校管理體制而受影響最大的恐怕是教育局與學校之間的關係。因為學校將從教育局手中接過權力或權威,所以教育局角色與校長角色變化程度相差無幾。目錄1 一、教育委員會2 二、教育局(輔助者)3 三、校長(學校領導)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一、教育委員會 實行基於學校管理體制的改革,對教育委員會的作用沒有產生實質...
鐵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耕耘機的俗稱。可耕田,亦可拖車。如:「自從推行農業機械化後,田裡只見鐵牛,真正的水牛越來越少了。」
亞里士多德的教育計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兩件事,實際上可以激起人心之興趣者此及財產及愛情,孩子若成眾人之子,那豈不等於沒人的孩子,寧可做一個真正別人的堂兄弟,也不願做一名柏拉圖的孩子。並且以幸福之追求為人生最高旨趣的亞歷士多德,也認為共產制度剝奪了人生的樂趣,若治產者恆無私人財產,即失去了樂趣,無樂趣即無幸福。加上共產社會的生活方式,會降低行政效率,因為個人的行為誘因已失去,所以並非理想的政治制度,柏拉圖終生單身,而亞里士多德卻結婚生子,是否處境不同,因此家庭及財產觀念不同所影響,也無法得知了。 音樂及體育兒童時期的教育,以音樂及體育為主,目的同於柏拉圖,在於...
一塵不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還要其他弟子們誦念。當時,弘忍的另一位弟子慧能聽到同學誦念這首偈,便說:「這首偈意境是很美,但並沒有真正參悟空性。」同學便譏笑他什麼都不懂,還敢亂發評語。慧能便在深夜裡帶一名會寫字的書僮,幫他在神秀的偈旁寫下:「菩提本非樹,心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假拂塵埃。」意思是說,能修行到無身無心的話,萬物皆空,根本無須擔心落塵,更不必時時拂拭了。弘忍大師看到後,認為慧能的修行更好,便將衣缽傳授給他。典源又見《景德傳燈錄.卷三.僧那禪師》。內容則是表述僧那禪師的生平事蹟,他告誡弟子慧滿修道除了要能苦行外,還要能明本心,苦行才會有用。而要能明本心,就要隨時注意自己的心性所向,不要迷失。這樣心靈就會常保明亮...
渾掄吞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 趙州:釋從諗(西元778∼897),唐高僧。諗,音ㄕㄣˇ。精心玄悟,受法於南泉普願禪師。主張真正的見性,身邊事物隨手拈來,啟人禪機。昭宗時圓寂,年一百二十,諡真際禪師,世稱為「趙州古佛」。 (3) 南泉:釋普願(西元748∼834),唐高僧。精練玄義。貞元十一年,掛錫池陽南泉山,自建禪齋,足不下南泉三十餘載。有「南泉斬貓」公案留世。 (4) 鎮州:地約在今河北正定縣一帶。後漢時稱鎮州,宋代初期延用,後升為真定府。 (5) 九峰:生卒年不詳。曾受法於延壽禪師。 (6) 延壽:釋延壽,生卒年不詳。棄吏出家,五代時於杭州永明寺,倡導禪淨兼修,發揚「淨土思想」,圓寂後賜號「智覺禪師」。...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