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5.626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第三人稱代名詞。指稱你我以外的第三人。《三國演義》第一○回:「王方欺他年幼,躍馬迎戰。」《老殘遊記二編》第二回:「且等今晚試試他的口氣,他若肯了,不怕他師父不肯。」
另外的、別的。如:「他人」、「他日」、「他家的事」。《詩經.鄭風.褰裳》:「子不我思,豈無他士?」
其他方面的。如:「早已他去,不知所終。」
別的方面或其餘的事。《詩經.小雅.小旻》:「人知其一,莫知其他。」《孟子.梁惠王下》:「王顧左右而言他。」
用於句中當襯字,無所指。如:「唱他幾句」、「喝他幾杯」。《醒世恆言.卷三五.徐老僕義憤成家》:「聞得販漆這項道路頗有利息,況又在近處,何不去試他一試?」有時綴以「這」、「那」。如:「投宿於他這旅舍。」「看他那天氣好像要下雨。」亦可綴「這個」。如:「我恨就恨他這個冰天雪地。」
(一)之又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人體或其他動物的全身。如:「身體」、「肉體」、「人體」。
2.身體的各部分。如:「肢體」、「上體」、「五體投地」。《論語.微子》:「四體不勤。」《史記.卷七.項羽本紀》:「乃自刎而死。王翳取其頭,……最其後,郎中騎楊喜、騎司馬呂馬童、郎中呂勝、楊武各得其一體。」
3.事物的本質形態或主要部分。如:「固體」、「液體」、「主體」、「物體」。
4.文章的體裁。如:「駢體」、「散體」、「賦體」、「文體」。
5.文字書寫的形式。如:「字體」、「草體」、「楷體」。
6.數學上指立體的形狀。如:「正方體」、「長方體」、「圓柱體」。
7.哲學上指本體。如:「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1.實行。如:「身體力行」。《淮南子.氾論》:「故聖人以身體之。」
2.設身處地,為人著想。如:「體諒」、「體恤民情」。清.林覺民〈與妻訣別書〉:「汝體吾此心。」
親身的。如:「體驗」、「體會」、「體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旅居、寄居。《廣韻.平聲.宵韻》:「僑,寄也,客也。」《魏書.卷四五.杜銓傳》:「既是宗近,何緣復僑居趙郡?」
寄居異地或他國的人。如:「華僑」、「外僑」。
臨時、暫且。如:「僑置」。《晉書.卷一四.地理志上》:「元帝渡江,以春穀縣僑立襄城郡及繁昌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於句末,表示疑問或感嘆的語氣。同「耶」。《莊子.養生主》:「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史記.卷六一.伯夷傳》:「儻所謂天道,是邪?非邪?」
2.參見「邪呼」、「邪許」條。
剩餘。《史記.卷二六.曆書》:「歸邪於終,事則不悖。」南朝宋.裴駰.集解:「邪,餘分也;終,閏月也。」
(一)之又音。
1.不正當的。如:「邪念」、「邪心」、「邪惡」。宋.王安石〈答司馬諫議論〉:「闢邪說,難壬人,不為拒諫。」
2.奇怪、異於正常的。如:「邪事」、「邪門」、「邪魔」。《兒女英雄傳》第六回:「這可是邪的!難道那小子有這麼大神通不成?」
3.偏斜不正的。通「斜」。《詩經.小雅.采菽》:「赤芾在股,邪幅在下。」
1.不正當的思想或行為。如:「改邪歸正」、「奸邪」。《論語.為政》:「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2.人事無法理解的怪異事件。如:「中邪」、「驅邪」、「百邪不侵」。
3.中醫稱足以傷人致病的四時之氣或環境因素。如:「風邪」、「寒邪」。
慢慢的。通「徐」。《詩經.邶風.北風》:「其虛其邪,既亟只且。」漢.鄭玄.箋:「邪,讀如徐,言今在位之人其故威儀虛徐寬仁者,今皆以為急刻之行矣,所以當去以此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善、美好。如:「良師」、「優良」、「良宵」。《楚辭.屈原.九歌.東皇太一》:「吉日兮辰良,穆將愉兮上皇。」
2.賢明。如:「賢良」。唐.韓愈〈原毀〉:「嘗試語於眾曰:『某良士,某良士。』其應者必其人之與也。」
3.天生的、本能的。如:「良知」、「良能」。
1.善良的人。如:「除暴安良」。《史記.卷一○六.吳王濞傳》:「誅罰良善,日以益甚。」
2.姓。如春秋時鄭國有良霄。
1.確實、果然,表示肯定。《史記.卷四三.趙世家》:「諸將以為趙氏孤兒良已死,皆喜。」《文選.曹丕.與吳質書》:「古人思炳燭夜遊,良有以也。」
2.很、甚。如:「良久」、「感觸良多」。《警世通言.卷三二.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仁兄所見良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戲劇角色。大都扮演勇猛、剛強、正直、奸險等性格的人物,也因角色的不同而有正淨、淨、武淨、末淨等的區分。今稱為「花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iron,Fe)化學元素。原子序26。銀白色的金屬元素,富延展性,容易導電傳熱。受電磁感應會產生磁性。在潮溼空氣中容易生鏽。加熱後能與許多化學元素反應,鍛冶成各式材料,為煉鋼的主要原料,是應用最廣的金屬。大多存在於火成岩中。人體中若飲食長期缺乏鐵質會引起貧血。
2.兵器。如:「手無寸鐵」。漢.李陵〈答蘇武書〉:「兵盡矢窮,人無尺鐵,猶復徒首奮呼?」
3.姓。如隋朝時有鐵士雄。
1.堅固、堅硬。如:「鐵拳」、「銅牆鐵壁」、「金城鐵郭」。
2.堅定不變的。如:「鐵石心腸」、「鐵證如山」。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祝盟》:「劉琨鐵誓,精貫霏霜。」
3.強硬、勁悍精銳。如:「鐵蹄」。唐.駱賓王〈代徐敬業討武氏檄〉:「鐵騎成群,玉軸相接。」
必定。如:「鐵定」、「鐵不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指兩國或兩地區的交界處或近交界處。如:「守邊」、「戍邊」、「墾邊」。
2.兩旁。如:「河邊」、「路邊」、「岸邊」。
3.四周、周圍。如:「桌邊」、「床邊」、「邊緣」。
4.際限、盡頭。如:「苦海無邊,回頭是岸。」、「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唐.杜甫〈登高〉詩:「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袞袞來。」
5.方向。如:「左邊」、「前邊」、「東邊」、「外邊」。
6.物體或衣裙邊緣的裝飾。如:「鏡邊」、「滾邊」、「鑲邊」、「花邊」。
7.頭緒。如:「說了半天,還摸不著邊兒。」
8.幾何學中夾成角或構成多角形的線段,稱為「邊」。如:「等邊三角形」。
9.量詞。計算物體邊側的單位。如:「三邊形」、「五邊形」。
10. 姓。如東漢有邊韶,明代有邊維新。
1.偏、不正。《禮記.檀弓上》:「齊衰不以邊坐,大功不以服勤。」漢.鄭玄.注:「邊,偏倚。」
2.表方位。相當於「裡」、「內」、「中」等字。唐.高適〈信安王幕府詩〉:「大漠風沙裡,長城雨雪邊。」宋.楊萬里〈新青讀樊川〉詩:「九千刻裡春長雨,萬點紅邊花又空。」
3.一面。常用「邊……邊……」的語式表達。如:「邊做邊學」、「邊走邊吃」、「邊吃飯邊看電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取下、解下、除去。如:「脫衣」、「脫鞋」、「脫水」、「脫脂」。唐.杜甫〈阻雨不得歸瀼西甘林〉詩:「令兒快搔背,脫我頭上簪。」
2.掉落。如:「脫皮」、「脫髮」。《文選.謝莊.月賦》:「洞庭始波,木葉微脫。」
3.離開、避開。如:「脫節」、「脫軌」、「擺脫」、「逃脫」。《抱朴子.外篇.用刑》:「猶長劍不可倒捉,巨魚不可脫淵也。」《史記.卷三三.魯周公世家》:「桓子詐而得脫。」
4.漏掉、缺漏。如:「脫漏」。《漢書.卷三○.藝文志》:「書缺簡脫,禮壞樂崩。」
5.變賣或推銷東西。如:「這件珠寶因價格昂貴,很難脫手。」
1.動作迅速。如:「動如脫兔」。元.王實甫《麗春堂》第一折:「撲的呵箭飛金電,脫的呵馬過似飛熊。」
2.疏略、輕慢。如:「疏脫」。《左傳.僖公三十三年》:「輕則寡謀,無禮則脫。」
3.率性不受拘束。如:「灑脫」。
或者。表推想。《後漢書.卷一五.李通傳》:「事既未然,脫可免禍。」
蟬、蛇等動物脫去皮殼,或指人死超生。通「蛻」。《莊子.玉樂》:「蝴蝶胥也化而為蟲,生於灶下,其狀若脫。」《聊齋志異.卷二.珠兒》:「冤閉窮泉,不得脫化。」
寬舒、舒展、身心愉悅。《淮南子.精神》:「今夫繇者,揭钁臿,負籠土,鹽汗交流,喘息薄喉,當此之時,得茠越下,則脫然而喜矣。」漢.高誘.注:「脫,舒也。言繇人之得小休息,則氣得舒,故喜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稱測量重量的砝碼或秤錘。以鐵或銅製成。《論語.堯曰》:「謹權量,審法度。」《莊子.胠篋》:「為之權衡以稱之。」
2.變通的理念。如:「通權達變」。《孟子.離婁上》:「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權也。」《儒林外史》第四回:「禮有經,亦有權,想沒有甚麼行不得處。」
3.勢力。如:「權力」、「大權在握」。《文選.賈誼.過秦論》:「然秦以區區之地,致萬乘之權,招八州而朝同列,百有餘年矣。」
4.因自然或人為環境(如法律規定)所產生的力量與利益。如:「人權」、「政權」、「投票權」、「土地所有權」。
5.姓。如唐代有權德輿。
衡量。《孟子.梁惠王上》:「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
暫且。如:「權充」。南朝梁.沈約〈晉書選舉志九品論〉:「漢末喪亂,魏武時始創,軍中倉卒,權立九品。」《水滸傳》第八六回:「盧俊義道:『軍士廝殺了一日,神思困倦,且就這里權歇一宵,暫停戰馬,明日卻尋歸路。』」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