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性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生命。《文選.諸葛亮.出師表》:「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文明小史》第一○回:「身上的肉也沒有了,再過兩天,只怕性命也難保了。」
板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板、蕩是《詩經.大雅》中的二篇,諷刺周厲王無道、敗壞國家;後用作亂世的代稱。《文選.謝靈運.擬鄴中集詩.王粲詩》:「幽厲昔崩亂,桓靈今板蕩。」《文選.劉孝標.辯命論》:「自金行不競,天地板蕩,左帶沸脣,乘閒電發。」也作「版蕩」。
向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9)《為自己點盞小燈》﹝原《暗中流動的符碼》更名﹞。台北:九歌出版社,2003。(10)《安住亂世》。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3。(11)《我們其實不需要住所》,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4。兒童文學(1)《中國神話故事》。台北:九歌出版社,1983。(2)《中國寓言故事》。台北:九歌出版社,1986。(3)《我的夢夢見我在夢中作夢》﹝童詩﹞。台北:三民書局,1997。(4)《鏡內底的囝仔》﹝台語童詩﹞。台北:新學友書局,1998。(5)《春天的短歌》﹝童詩﹞。台北:三民書局,2002。(6)《記得茶香滿山野...
聞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被稱揚薦拔。《文選.諸葛亮.出師表》:「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辟人之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遠離壞人的人。指亂世之時,遠離無道君主的人。《論語.微子》:「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
風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詩經.鄭風》的篇名。共三章。根據〈詩序〉:「風雨,思君子也。亂世則思君子不改其度焉。」或亦指男女幽會之詩。首章二句為:「風雨淒淒,雞鳴喈喈。」
殘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缺壞而不完整、不完備。唐.賈至〈虙子賤碑頌〉:「古碑殘缺,苔篆磨滅。」宋.歐陽修〈五代史記一行傳敘〉:「求之傳記,而亂世崩離,文字殘缺,不可復得。」
烽煙四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到處有戰亂。如:「在這風聲鶴唳,烽煙四起的亂世,能保住性命已是不容易了。」
歲寒松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論語.子罕》:「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後以歲寒松柏比喻君子處亂世或逆境時,仍能守正不苟,不變其節操。明.王世貞《鳴鳳記》第一六齣:「念吾兄節義全,眾流中獨挺然,歲寒松柏當朝選,忠臣要剖葵心獻。」
委身草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注音2 解釋3 出處4 典故5 譯文6 補充7 實例8 參考資料 注音ㄨㄟˇ ㄕㄣ ㄘㄠˇ ㄇㄤˇ 解釋形容人置身於草野,過著隱居山林的生活。 出處歐陽修《五代史一行傳序》 典故吾以謂自古忠臣義士,多出於亂世,而怪當時可道者何少也!豈果無其人哉?雖曰干 戈興、學校廢而禮義衰,風俗隳壞,至於如此。然自古天下未嘗無人也。吾意必有自負之 士,嫉世遠去而不可見者。自古賢材有韞於中而不見於外,或窮居陋巷,委身草莽,雖顏子之行, 不遇仲尼而名不彰。況世變多故,而君子道消之時乎!吾又以謂必有負材能,修節義 ,而沈淪於下,泯沒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