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7.593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於呼哀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示悲傷的感嘆詞。多用於祭文。《詩經.大雅.召旻》:「於呼哀哉!維今之人,不尚有舊。」《荀子.樂論》:「亂世惡善,不此聽也。於乎哀哉!不得成也。」也作「嗚呼哀哉」。
板蕩識忠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板蕩,都是《詩.大雅》中譏刺周厲王無道而導致國家動亂、社會動亂的詩篇。借指亂世。「板蕩識忠臣」意謂在亂世中才能識得真正忠心的臣子。如:「在安史之亂中,張巡、許遠仍堅守不屈,所謂『板蕩識忠臣』的道理,於此可見。」《說岳全傳》第三八回:「鑾輿萬里困胡塵,勇士勤王不顧身。自古疾風知勁草,由來板蕩識忠臣。」
反正撥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周王室的尊奉,以及大一統的主張,所以春秋三傳之一的《公羊傳》中便有一段話:「君子曷為為《春秋》?撥亂世,反諸正,莫近諸《春秋》。」意思是說:孔子作《春秋》,為的是扭轉亂世,使政治社會回歸於正道,就此來看,沒有比《春秋》更能切合義理的了。後來「撥亂反正」被用來指扭轉亂象,歸於正道。
阮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司馬氏所用,先後封關內侯、東平相、步兵教尉,阮籍不喜官場之習,唯足不出官場,口不臧否人物,故能自保於亂世。雖為何曾等禮法之徒所深憎,信賴司馬昭亦對其多加周全維護。阮籍的父亲阮瑀曾任曹魏丞相,为“建安七子”之一。阮籍崇尚道家,他本人以潇洒和不拘礼节而出名。他常常待在家里读书,数月不出,或者出游,数月不归。此外他嗜酒成性,往往大醉。为了避祸,阮籍做人非常小心,曹爽召他为参军,但他称病拒绝。后来曹爽被杀,司马懿召他为从事中郎,封关内侯。司马懿死后司马师继续用他为从事中郎。 思想 阮籍和嵇康都一樣性情孤傲,才分過人,喜歡老莊之學...
鄭衛桑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禮記.樂記》:「鄭衛之音,亂世之音也,比於慢矣!桑間、濮上之音,亡國之音也。」指春秋戰國時代鄭、衛等國的民間音樂,儒家斥為淫聲,靡靡之樂。《文選.李斯.上書秦始皇》:「鄭、衛桑間,韶、虞、武、象者,異國之樂也。」
變風變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變風、變雅皆為亂世的作品,世以為亂世之音。相對於正風、正雅代表的治世之音而言。語出《詩經.大序》:「至于王道衰,禮義廢,政教失,國異政,家殊俗,而變風變雅作矣。」
鳳鳥不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希望了!」鳳鳥至,河出圖,都是祥瑞,聖王受命則會出現,孔子感慨自己不得見用,不逢聖世。 解釋感慨遭逢亂世,生不逢時,無法實現抱負 相似、相異詞 相似詞河不出圖 相異詞大好時機 例句這時代經濟不景氣,雖然鳳鳥不至,但還是要盡力為自己人生打拼
猶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尚且。《史記.卷一二四.游俠傳.序》:「此皆學士所謂有道仁人也,猶然遭此菑,況以中材而涉亂世之末流乎?」《儒林外史》第四六回:「今已六十餘年,猶然簇新。」
王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簡介3 評價4 著作 生平生於177年,死於217年,為東漢人,字仲宣,善於辭賦,乃為建安七子之一,被喻為七子之冠冕。 簡介他這人生來記性過人,曾有一些流傳故事說明他的特點,在詩賦上的成就也高出其他六人,常能把亂世中的經歷和社會現象寫進作品當中,留下寫實的紀錄,其作品多慷慨悲涼,讓人不甚唏噓之手法相當出色。王粲相當年輕就因病去世,那年他剛好出去帶兵,回城路上不幸得到痲瘋而死。年幼時曾受到蔡邕賞識贈其書,後來不為劉表所用,投身曹操,乃器重之,編列於建安七子當中。 評價被喻為七子之冠冕,且劉勰在《文心雕龍•才...
桃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朝陶淵明作桃花源記,文中描述武陵漁人遇見一群因避秦亂世,而生活在與世隔絕的地方。原是陶淵明理想中的居住國度。後用以比喻世外樂土或避世隱居的地方。宋.陸游〈小舟遊近村捨舟步歸〉詩四首之一:「寒日欲沉蒼霧合,人間隨處有桃源。」亦用以比喻仙境。《聊齋志異.卷一一.王者》:「然桃源仙人,不事劫掠;即劍客所集,烏得有城郭署哉!」也稱為「桃花源」、「世外桃源」、「武陵源」。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