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5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5.529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行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行業的頭子,或傭役的總管者。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一六.米鋪》:「且言城內外諸鋪戶,每戶專憑行頭於米市做價,徑發米到各鋪出糶。」也稱為「行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遍及、散滿。通「布」。《廣韻.去聲.暮韻》:「佈,布遍也。」《紅樓夢》第九回:「詬誶謠諑,佈滿書房內外。」
生命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推動的決心(註3)。 生命教育的意義生命教育是以人為核心的研究議題,而有關生命教育義的定義與內涵,國內外學者以多面向的觀點來界定,而提出多元性的立論主張。<p>一、強調思索個人自我肯定及生命存在的意義生命教育其所包含的範圍應籠罩人生整體及其全部歷程,以幫助學生探索和反思生命存在的意義與價值,找出自己的存在價值與定位,並內化陶冶其人格情操,建立完整的人生觀與價值觀,並能貢獻所學回饋社會,造福更多的生命。是一種關於人之所以為人的意義、理想與實踐的教育。二、注重人際相處及尊重別人的價值性活動生命教育應重視人我的關係...
權變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處的環境和內部條件的發展變化隨機應變,沒有什麼一成不變的、普適的管理方法。成功管理的關鍵在於對組織內外狀況的充分瞭解和有效的應變策略。權變理論以從系統觀點來考察問題,它的理論核心就是通過組織的各子系統內部和各子系統之間的相互聯繫,以及組織和它所處的環境之間的聯繫,來確定各種變數的關係類型和結構類型。它強調在管理中要根據組織所處的內外部條件隨機應變,針對不同的具體條件尋求不同的最合適的管理模式、方案或方法。權變理論指出,組織是一個開放系統,應當進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內外相通的出入處。如:「港口」、「門口」、「巷口」、「海口」。
一塵不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景德傳燈錄.卷三.弘忍大師》師知付授時至,遂告眾曰:「正法難解,不可徒記吾言持為己任。汝等各自隨意述一偈,若語意冥符,則衣法皆付。」時會下七百餘僧,上座神秀者,學通內外,眾所宗仰,咸共推稱云:「若非尊秀,疇敢當之?」神秀竊聆眾譽,不復思惟,乃於廊壁書一偈云:「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遣有塵埃。」師因經行,忽見此偈,知是神秀所述,乃讚歎曰:「後代依此修行,亦得勝果。」……能1>至夜,密告一童子引至廊下。能自秉燭,令童子於秀2>偈3>之側寫一偈云:「菩提本非樹,心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假拂塵埃。」 〔注解〕 (1) 能:慧能(西元638∼713),唐代高僧,俗姓盧,祖籍范陽...
泥牛入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至今沒有消息」的比喻,表示未開悟前,自己與自己、自己與別人都是對立的,互相不斷爭鬥;開悟之後,這種內外在的對立與爭鬥就不再發生了。因為有了智慧,能夠超越種種對立與統一的矛盾,也就無從鬥起。後來「泥牛入海」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一去不復返。
當事人中心治療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體會案主的內心世界。5. 溝通:事主能夠接收到治療師的理解和接納。6. 一致性:諮商師對案主能作到內外一致的接納關懷。 教育理念1. 將學生是為教育的中心(1) 羅傑斯認為學校為學生而設,教師為學生而教。(2) 採用當事人中心治療法時,對於如何扮演優良治療員角色的問題,羅傑斯提出了三個基本條件:真誠一致、無條件積極關注、同理心。2. 自由為基礎的學習原則(1) 人皆有其天賦的學習潛力。(2) 教材有意義且符合學生目的者才會產生學習。(3) 在較少威脅的教育情境下才能產生有效學習。(4) 主動自發全心投入的學習才會產生良...
兩全其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元.陳天祥〈論盧世榮姦邪狀〉(據《元文類.卷一四》引)1>竊惟御史臺受國家腹心之寄,為朝廷耳目之司,選置官僚,扶持國政,肅清風憲,鎮遏姦邪。卑職等在內外百司之間,伺察非違,知無不糾,非於人有宿讎私怨,而懷報復之心也。……今盧世榮欲以一歲之期,將致十年之積,危萬民之命,易一己之榮。廣邀增羨之功,不恤顛連之患,期錙銖之悉取,帥上下以交征。視民如讎,為國歛怨。……宜將本人移置他處,量與一職,待其行事果異於前,治政實有成效,然後陞用,未以為遲。不使驟專非分之任,無令致有橫侈之權,則朝廷無將來後悔之患,本人無阿合馬喪家之禍。君父臣子之間,上下兩全其美,非惟國家之幸,實亦本人之大幸也。 〔注解〕 (...
臨深履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唐.吳兢《貞觀政要.卷一.政體》:「今陛下富有四海,內外清晏,能留心治道,常臨深履薄,國家曆數,自然靈長。」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