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5.011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寶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對寺院的敬稱。南朝梁.沈約〈內典序〉:「靈儀炫日,寶剎臨雲。」唐.白居易〈菩提寺上方晚望香山寺寄舒員外〉詩:「晚登西寶剎,晴望東精舍。」
住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佛教僧職。唐代禪宗興盛後始設置,為寺院的領導,總管僧事的職務。後來道觀亦採用此制。《景德傳燈錄.卷六.洪州百丈山懷海禪師》:「百丈大智禪師以禪宗肇自少室,至曹谿以來,多居律寺,雖別院,然於說法、住持未合規度。」元.關漢卿《望江亭》第一折:「貧道乃白姑姑是也!從幼年間便捨俗出家,在這清安觀裡,做著個住持。」
要不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果不這樣。《紅樓夢》第四四回:「乖乖的替你媳婦賠個不是,拉了他家去,我就喜歡了。要不然,你只管出去,我也不敢受你的跪。」《文明小史》第三五回:「有個學堂名目,還好擋一擋。要不然,一道旨意下來,叫把寺院廢掉。」
上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佛說法時,於聽眾中推居首位者,稱為「上首」。後泛指寺院首座。南朝梁.武帝〈夢〉詩:「出家為上首,入仕作梁棟。」
金剛怒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寺院護法菩薩睜目凸眼的樣子。後引申為凶怒時的表情或威猛的形象。也作「金剛努目」。
撣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南半島民族之一。主要分布於緬甸東部,其餘分布在緬甸的克欽邦、泰國等地,少數在中國雲南西南部。操撣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各村建有寺院,多信仰小乘佛教。撣人主要從事農業,種植水稻、玉米、甘蔗、豆類等,而珠寶、鍛冶、紡織等手工業發達。村中並有定期的市集。
佛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寺廟、寺院。《晉書.卷八四.王恭傳》:「不閑用兵,尤信佛道,調役百姓,修營佛寺,務在壯麗,士庶怨嗟。」
廟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寺院房舍。《三國演義》第一五回:「若孫策能於江東立業,復興故父之基,即當重修廟宇,四時祭祀。」
禪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僧人居住的房間。後泛指寺院。唐.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詩:「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元.朱凱《昊天塔》第四折:「似這等沸騰騰,可甚麼綠陰滿地禪房靜?」
道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寺院裡的侍役。《京本通俗小說.菩薩蠻》:「道人報與長老知道。長老將自己龕子,妝了可常,抬出山頂。」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