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9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襲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循故習,不知變通。清.黃宗羲〈張心友詩序〉:「即唐之時,亦非無蹈襲故,充其膚廓而神理篾如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與人相處的道。《紅樓夢.第一回》:「凡倫所關之處,皆是稱功頌德眷眷無窮,實非別書之可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平日。如:「日生活」。《警世通言.卷二八.白娘子永鎮雷峰塔》:「許宣日一毛不拔,今日壞得些錢鈔,便要我替他討老小?」
2.太陽永存。《宋史.卷一三九.樂志十四》:「日月升,四時協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經、時。唐.韓愈〈祭十二郎文〉:「是病也,江南之人,有之。」《紅樓夢》第五七回:「我和你姐姐說,心裡很疼你,只是外頭不好帶出來的。」
2.平庸。唐.孫棨《北里誌.天水僊哥》:「其姿容亦,但蘊藉不惡,時賢雅尚之,因鼓其聲價耳。」宋.范仲淹〈上執政書〉:「除錄事參軍,則縣令中昏邁之流,可去數百人矣。」
笑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保持歡樂愉快的心情。如:「笑口開是他的養生之道。」
得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動輒得咎」。見「動輒得咎」條。01.宋.歐陽修〈與晏相公書〉:「豈非飄流之質愈遠而彌疏,孤拙之心易危而多畏?動得咎,舉輒累人,故於退藏,非止自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等五種倫道德。《書經.泰誓下》:「今商王受,狎侮五。」唐.孔穎達.正義:「五即五典,謂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者。」
2.金、木、水、火、土五行。《禮記.樂記》:「道五之行,使之陽而不散、陰而不密。」漢.鄭玄.注:「五,五行也。」《周書.卷四.明帝紀》:「天地有窮已,五有推移,人安得長在,是以生而有死者,物理之必然。」
3.仁、義、禮、智、信。《漢書.卷五六.董仲舒傳》:「夫仁誼禮知信五之道,王者所當修飭也。」
4.古代指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之間的五種倫理體系關係。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一○.御史五》:「人之所以讀書為士君子者,正欲為五之主張也。使我今日謝絕故舊,是為御史而無一。」也作「五倫」。
5.三國蜀馬良兄弟五人。他們的字中都有「」字,時稱為「五」。《三國志.卷三九.蜀書.董劉馬陳董呂傳.馬良》:「兄弟五人,並有才名,鄉里為之諺曰:『馬氏五,白眉最良。』」
知覺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不同的距離、不同的角度及在不同的物理環境下,看某一種熟悉的物體,雖然該物體的大小、形狀、明度及顏色等物理特徵,會受環境情況的影響而有所改變,但人們對該物體的知覺經驗,卻有保持其固有特徵而不隨之改變的心理傾向;此種傾向即稱為知覺恆性。
  當人們主動或被動觀察物體時,該物體的物理特徵雖發生變化,該物體仍被知覺為相同,例如同一個茶杯,在遠、近、明、暗以及不同角度的情況下去看它時,雖然在眼睛的網膜上構成的影像各不相同,但總會覺知它仍然是同一個茶杯。又如一隻梨子被咬而改變其輪廓,但仍舊被視同為一隻梨子。
  心理學中所討論的知覺恆性,特別強調所知覺到物體大小、形狀、顏色以...
波茲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理想氣體中,一莫耳(mole)分子所具有平均動能為3RT/2。R=8.31 J/mole-K°為理想氣體數。
  由於每一分子平均動能為 =(3RT/2)/NA=3kT/2,且k=R/NA,此處 表(每一)分子平均動能,k為波茲曼數,NA=6.02×1023mole-1代表每莫耳所有分子數。故
邊緣性人格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邊緣型人格異(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1.1 何謂邊緣型人格異1.2 分類1.3 邊緣型人格異的致病因素1.4 邊緣型人格異的簡稱2 中英文關鍵字2.1 參考資料 邊緣型人格異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