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7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8.105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熟能生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須自有舒泰寬展處。這也未曾如此,且收斂此心專一,漸漸自會熟,熟了自有此意。看來百事只在熟。且如百工技藝,也只要熟,熟則精,精則巧。」■《宗鏡錄.卷四五》佛云:「文殊,汝入不思議三昧耶?」文殊師利云:「不也,世尊。我即不思議,不見有心能思議者。云何而言入不思議三昧?我初發心,欲入是定,如今思惟,實無心相而入三昧。如人學射,久習則巧,後雖無心,以久習故,箭發皆中。我亦如是。初學不思議三昧,繫心一緣,若久習成就,則更無心想,□與定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鑄造器物的模型。《集韻.去聲.范韻》:「範,模也。」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一八.技藝》:「欲印則以一鐵範置鐵板上,乃密布字印,滿鐵範為一板。」
出神入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技藝已到達高超絕妙的境界。《隋唐演義》第四九回:「虧得其子羅成,年少英雄,有萬夫不當之勇,其父授的一條羅家槍,使得出神入化。」《文明小史》第六○回:「見這個手卷畫著許多乞丐,也有弄蛇的,也有牽猴子的,約略數去,約有三十幾個,用筆真是出神入化,平中丞連連讚好。」
專心致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孟子.告子上》孟子曰:「無或1>乎王之不智也。雖有天下易主之物也,一日暴2>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見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3>之為數4>,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5>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注解〕 (1) 或:通「惑」,疑惑。 (2) 暴:音ㄆㄨˋ,同「曝」,曝晒。 (3) 弈:圍棋。 (4) 數:技藝。 (5) 繳:音ㄓㄨㄛˊ,繫在箭尾的絲繩,隨箭射出後,便於尋找獵物或回收箭枝。
詞不達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用的言詞無法適切表達心意。宋.釋惠洪《石門文字禪.高安城隍廟記》:「蓋五百年而書功烈者詞不達意,余嘗歎息之。」《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回:「大凡譯技藝的書,必要是這門技藝出身的人去譯,還要中西文字兼通的才行。不然,必有個詞不達意的毛病。」也作「辭不達意」、「辭不意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對品德好、有睿智或特殊技藝的人的美稱。如:「明士」、「勇士」、「護士」、「博士」、「碩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9.量詞:(1)計算科學、技藝門類的單位。如:「一門功課」、「兩門技術」。(2)計算大炮的單位。如:「三門大炮」。(3)計算親戚家數的單位。如:「他有兩門親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技藝不高或物質的成色低劣。如:「他的手藝潮。」《紅樓夢》第一○五回:「潮銀五千二百兩。赤金五十兩。」
登堂入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比喻學問或技藝循序漸進,達到高深的境界。參見「升堂入室」條。宋.吳坰《五總志》:「如徐師川、余荀龍、洪玉父昆弟、歐陽元老,皆黃門登堂入室者,實自足以名家。」
目無全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庖丁初次宰牛時,所見的是牛的身體,幾年後技術純熟,宰牛時,已不注意牛的外形。典出《莊子.養生主》:「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比喻技藝純熟高超。唐.楊承和〈邠國公功德銘〉:「操利柄而目無全牛,執其吭如芻豢悅口。」也作「目牛無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