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64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愛屋及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師。後佐武王克殷,封於齊,後世稱為姜太公。 (5) 入殷奈何:指進入殷商國土後,當如何處理其將士、百姓。 (6) 胥餘:圍欄,藩籬。〔參考資料〕另可參考:《六韜》(據《藝文類聚.卷九二.鳥部下.烏》引)
因噎廢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呂氏春秋.孟秋紀.蕩兵》家無怒笞,則豎子嬰兒之有過也立見;國無刑罰,則百姓之悟相侵也立見;天下無誅伐,則諸侯之相暴也立見。故怒笞1>不可偃2>於家,刑罰不可偃於國,誅伐不可偃於天下,有巧有拙而已矣。故古之聖王有義兵,而無有偃兵。夫有以饐死3>者,欲禁天下之食,悖4>;有以乘舟死者,欲禁天下之船,悖;有以用兵喪其國者,欲偃天下之兵,悖。夫兵不可偃也,譬之若水火然5>,善用之則為福,不能用之則為禍。 〔注解〕 (1) 怒笞:因憤怒而體罰。笞,音ㄔ,用鞭杖或竹板抽打。 (2) 偃:音|ㄢˇ,停止。 (3) 饐死:食物阻塞咽喉,無法呼吸而死。饐,音|ㄝ,同「噎」。 (4) 悖:音ㄅㄟˋ,荒謬...
冥頑不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憲宗時,韓愈因建議皇帝不要迎佛骨,被貶任潮州刺史。韓愈到了潮州後,關心民間疾苦,深受人民愛戴。那時,潮州鱷魚為患,傷害人畜。韓愈知道後,寫了一篇〈祭鱷魚文〉,列舉鱷魚殘害老百姓的罪狀,告知鱷魚,牠們的行徑已經危害到百姓,勸鱷魚們即日起搬遷。如果約定的時間到了,鱷魚還不搬遷,那就證明牠們冥頑不靈,韓愈要派大批人馬,用強弓毒矢將鱷魚殺掉。據說,數日後鱷魚集體搬離,潮州再無鱷魚為患。後來「冥頑不靈」被用來指愚昧頑固而不通靈性。
門庭若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繫到國家正事說給齊威王聽,請齊威王要多聽群臣的意見。齊威王於是下令:「無論朝廷大臣,地方官吏以及全國百姓,如果能夠舉出我的過失的,賜給上賞;能夠上奏章規勸我的,賜給中賞;可以在朝廷裡和街市上說我壞話,傳到我耳中的,賜給下賞。」命令一下,群臣以及百姓都提出了各種規勸諫言,一時之間川流不息,門庭若市。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門庭喧囂,戶限為穿,絡繹不絕 相反詞門可羅雀 5.例句那家店由於名聞遐邇,經常門庭若市
枕戈待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朝的祖逖和劉琨都以雄豪著名於世。他們在司州主簿任內,因為意氣相投而成為好朋友,常在半夜聽到雞鳴聲就起來練劍,並且經常說起自己的抱負,想在國家動盪之際以有用之身報效國家。後來祖逖當汝南太守時,國都洛陽被匈奴人占領,他率領百姓往南搬遷到泗口這個地方。等安頓好之後,他向當時尚未即位的晉元帝司馬睿表明復興中原的抱負,於是被任命為豫州刺史,自己招募兵馬北伐,並且發誓說:「如果不能光復中原,就像流逝的江水一去不回。」果真,他幾次打敗後趙石勒,光復了黃河以南的地方。劉琨知道他被任用後,在寫給親友的信上說:「我枕著武器等待天明,立志消滅叛逆的胡人,常常怕祖逖比我早一步握著鞭子馳騁沙場。」後來「枕戈待旦」被用...
怙惡不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義︰猶「怙惡不悛」。見「怙惡不悛」條。 01.《後漢書.卷四三.朱樂何列傳.朱暉》:「昔秦政煩苛,百姓土崩,陳勝奮臂一呼,天下鼎沸,而面諛之臣,猶言安耳。諱惡不悛,卒至亡滅。」 參考詞語︰怙惡不改注音︰ㄏㄨˋ ㄜˋ ㄅㄨˋ ㄍㄞˇ漢語拼音︰hù è bù gǎi釋義︰即「怙惡不悛」。見「怙惡不悛」條。 01.《封神演義.第八二回》:「豈得怙惡不改,又率領群仙布此惡陣?」
披荊斬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漢書.卷一七.馮岑賈列傳.馮異》異自以久在外,不自安,上書思慕闕廷,願親帷幄,帝不許。後人有章言異專制關中,斬長安令,威權至重,百姓歸心,號為「咸陽王」。帝使以章示異。異惶懼,上書謝曰:「臣本諸生,遭遇受命之會,充備行伍,過蒙恩私,位大將,爵通侯,受任方面,以立微功,皆自國家謀慮,愚臣無所能及。……臣以遭遇,託身聖明,在傾危溷殽之中,尚不敢過差,而況天下平定,上尊下卑,而臣爵位所蒙,巍巍不測乎?誠冀以謹敕,遂自終始。見所示臣章,戰慄怖懼。伏念明主知臣愚性,固敢因緣自陳。」詔報曰:「將軍之於國家,義為君臣,恩猶父子。何嫌何疑,而有懼意?」六年春,異1>朝京師。引見,帝謂公卿曰:「是我起兵時主...
沐猴而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史記.卷七.項羽本紀》載,西楚霸王項羽率兵進入秦國首都咸陽後,屠殺城裡的百姓,殺害已經投降的秦王子嬰,並且放火燒掉宮殿,然後帶著到處搜括而來的財貨、珍寶和婦女要回故鄉去。這時有人跟項羽建議:「關中這個地方,山河四面圍繞,是天然屏障,土地肥沃豐饒,首都建在這裡可以稱霸中原。」項羽看到秦宮殿都已經燒毀,心裡又想念故鄉,就回答說:「人富貴了不回故鄉,就好像晚上穿著漂亮的衣服外出,誰看得到?」那個人就背地裡對人說:「聽說項羽這個人,就像個性急躁的獼猴學人穿戴冠帽,沒有遠見成不了大事,現在看來果然是真的。」結果話傳到項羽的耳裡,就把那個人捉來烹煮。後來「沐猴而冠」被用來指性情急躁的獼猴學人穿戴冠帽。...
掩耳盜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呂氏春秋.不苟論.自知》荊成、齊莊,不自知而殺;吳王、智伯,不自知而亡;宋、中山,不自知而滅;晉惠公、趙括,不自知而虜;鑽荼、龐涓、太子申,不自知而死。敗莫大於不自知。范氏1>之亡也,百姓有得鍾2>者,欲負3>而走。則鍾大不可負,以椎4>毀之,鍾況然5>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揜其耳6>。惡人聞之可也;惡己自聞之,悖矣。為人主而惡聞其過,非猶此也。 〔注解〕 (1) 范氏:范吉射,春秋時晉卿,生卒年不詳。范武子後代,後為智伯所滅。 (2) 鍾:同「鐘」,古代一種中空,用銅或鐵製成之打擊樂器。宋.吳曾《能改齋漫錄.卷五.辨誤》:「諺有『掩耳偷鈴』,非鈴也,鐘也。」 (3) 負:以肩背物...
陽奉陰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假如有官員仍然和這些小吏私相勾結,對法令表面遵循,私底下卻私心亂法的,要立即予以彈劾。相信從此以後,百姓只要依法納稅,就可以足不進官府,眼不見那些苛擾的小吏了。每天安居樂業,悠閒地生活,這不就是理想的社會嗎?范景文文中就用到了「陽奉陰違」。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