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497.4798 ms
共 196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藍波主義
瀏覽人次:262
收藏人次:0
美國總統雷根主張打擊恐怖主義,以實力貫徹美國外交政策,常被戲稱為「牛仔總統」。後因電影第一滴血男主角「藍波」,一人打敗大批越共,成為美國英雄主義的象徵,好事者為創新詞,遂以「藍波主義」貶斥雷根依賴武力,報復打擊的作法。
|
廣州起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宣統三年三月二十九年,黃興率領革命黨人,進攻兩廣總督衙門,此役黨員菁英犧牲頗多,葬於黃花岡者計有七十二烈士,餘者姓名不可考,此役雖失敗,然革命聲勢卻已震驚全國,奠定了辛亥革命成功的基礎。
|
生物中心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物中心主義的主要論題是在道德範圍的考量裏應該包括所有的生物,只要是生物,其存在都是有價值的,而且他們的存在價值都是平等的,都應該享有平等的權益,受到平等的基本尊重。如果人只給人類的成員基本的尊重,這其實是一種歧視,一種物種的歧視,這樣的歧視和種族歧視或性別歧視如出一轍。人在生物圈裏必須承擔將人類與其他物種之間的衝突降至最低或避免這種衝突發生的責任,並且讓其他物種能以他們的生活方式生活。
|
教義問答學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義問答學校有時稱為高級教義問答學校。包括了兩種意思:一是指早期基督教會中,成人準備受洗之中心;此類中心教學方式以口授教義為主,從基督教[聖經]中的記載來看,此類中心在早期教會中甚為普遍,而且歷代使徒也留下了許多出色的關於「教義問答」(catechism)的著述。另一則指西元二、三世紀時,在基督教世界各處所成立的高等教育性質學校,此類學校課程不僅限於宗教訓練,亦包括一般性的教育及文化課程在內。一般說來,教義問答學校之學生,其年齡較慕道學校為大,程度較高,信仰也較複雜,因而教義問答學校的教師也多為學識經驗俱豐而且辯說能力高強者擔任。西洋教育史上稱之為「教義問答學校」的機構,主要係指後者而言。...
|
泛科學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科學抱著一種狂熱和迷信的態度,認為科學是萬能的,可以解決人類所有的問題,除科學外,一切都不可信。
|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唐朝法藏著,四卷。是華嚴宗判教的理論著作。本書將釋迦說法,分為五時,判其後的流派為十宗,而以華嚴宗為最圓滿。也稱為「華嚴一乘教分記」、「華嚴五教章」。
|
精神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精神主義,把人看成具有純粹的精神,並且認為人具有精神的本質、有意志自由、有能力、有精神的價值。人因為有精神,所以可以安排生活、利用物質、利用精神作用去做正確的決定。
精神主義的理論認為精神是超越自然的、是文化的、反物質主義的。德國哲學家黑格爾(Georg Friedrich Wilhelm Hegel, 1770~1831)的精神現象學(Phänomenologie des Geistes, phenomenology of spirit)就是這種說法的代表。 黑格爾強調人具有精神的本質,這種精神本質是一種超個人的世界性與價值性。因此精神是客觀的存在,例如在精神... |
蹈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就正道而死。三國魏.曹植〈輔臣論〉:「處平則以和養德,遭變則以斷蹈義。」
|
泛智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智主義的思想從十七世紀逐漸發展形成。英國哲學家培根(Francis Bacon, 1561~1626),認為歸納的研究方法,不僅對已發現的知識有用,就是對可發現的知識也有用。捷克教育家康門紐斯(J.A. Comenius, 1592~1670)對泛智的思想,有甚大的貢獻;康氏認為自然萬物當中,充滿著無盡的知識,人類基本上具有智性的種籽,經由教育的作用,智性就會被喚醒、茁壯、發展。以此,他相信人的智力可以無所不知,因為人是神依其自我的形象創造的。人人皆有智慧,是康門紐斯的一項主張。康氏在其[大教學法](Didactica Magna)中,主張有一普遍性的教學方法,即:人們若能掌握住自然的次...
|
細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客氣。表示禮讓的客套話,或是請對方不必太過拘泥於禮節。例:「恁細義!來食飯還帶等路。」(「這麼客氣!過來吃頓飯還帶了禮物。」)
2.小心注意。例:「細義兜仔!下擺莫打爛玻璃了。」(「小心些!下次別再打破玻璃了。」)
3.形容十分細心。例:佢拚掃盡細義,掃到房間裡背看毋著塵灰。(他打掃很細心,掃到房間裡面看不到灰塵。)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