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4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價重連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價值連城」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根據《韓非子.和氏》記載,楚人卞和自楚國山中得到一塊玉璞,奉獻給楚厲王,經玉工鑑定為普通的石頭,厲王以為卞和騙他,於是砍去卞和的左腳。厲王死,武王即位,卞和再次獻上玉璞,結果玉璞仍然被鑑定為石頭,卞和又被砍去右腳。到了文王即位,卞和抱著玉璞在荊山下大哭三天三夜,哭得淚盡泣血,文王得知這件事,命玉工把玉璞剖開,得到一塊寶玉,於是將它琢磨成璧,命名為「和氏璧」。後來這璧被戰國趙惠文王輾轉得到,秦昭襄王聞知此事,就派使者送信給趙惠文王,表示願意以十五座城池換他的和氏璧。因為這十五座城區當是相連,所以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價值連城」,用來形容物品十分珍貴。
中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中古時代。《韓非子.五蠹》:「上古競於道德,中世逐於智謀,當今爭於氣力。」《後漢書.卷四三.朱暉傳》:「夫中世之所敦,已為上世之所薄,況又薄於此乎!」
讀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誦讀法令。《韓非子.外儲說左上》:「王欲與官事,則何不試習讀法,昭王讀法十餘簡而睡臥矣。」
米鹽博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議論廣博細雜。《韓非子.說難》:「米鹽博辯,則以為多而交之。」
柔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和順軟弱。《韓非子.亡徵》:「怯攝而弱守,蚤見而心柔懦。」《三國演義》第三四回:「前妻陳氏所生長子琦,為人雖賢,而柔懦不足立大事。」
辯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口才、善辯論。《韓非子.難言》:「捷敏辯給,繁於文采,則見以為史。」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太叔廣甚辯給,而摯仲治長於翰墨,俱為列卿。」
求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網羅人才。《史記.卷六三.老子韓非列傳.韓非》:「於是韓非疾治國不務脩明其法制,執勢以御其臣下,富國彊兵而以求人任賢,反舉浮淫之蠹而加之於功實之上。」《北齊書.卷四六.循吏列傳.蘇瓊》:「設官求人,非人求官。」
識塗老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老馬識途」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春秋時,周室衰微,齊桓公以管仲為相,對內提升國力,對外率諸侯尊崇周天子的地位,阻止蠻族入侵,成為春秋時期五位霸主中實力最為強大的一位。據《韓非子.說林上》載,有一次管仲、隰(ㄒㄧˊ)朋隨著桓公去征伐孤竹國,由於去的時候是春天,而回來的時候卻已經是冬天,景物變化很大,讓他們迷失了回國的方向。正當眾人無計可施時,管仲想起老馬可以記得以前走過的路。於是挑選了幾匹老馬,讓牠們在前面任意行走,軍隊跟在後面,果然找到了原路回國。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老馬識途」,比喻有經驗的人對情況比較熟悉,容易把工作做好。
交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相互爭論。《韓非子.八說》:「交爭逆令,謂之剛材。」《史記.卷六七.仲尼弟子列傳.端木賜》:「夫上驕則恣,臣驕則爭,是君上與主有卻,下與大臣交爭也。」
3.以直言互相諫諍。《呂氏春秋.不苟論.貴當》:「主有失,皆交爭證諫。」《史記.卷六三.老子韓非列傳.韓非》:「得曠日彌久,而周澤既渥,深計而不疑,交爭而不罪。」
有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精神飽滿。《呂氏春秋.仲秋紀.決勝》:「有氣則實,實則勇;無氣則虛,虛則怯。」
2.發怒、生氣。如:「老闆一看到員工偷懶就有氣。」「我一想到被好友倒會這件事就有氣。」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