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7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指日而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自己會因此受到責難,不料太皇太后非但沒有怪罪他,還派遺使者向他請教當今朝政得失。因此司馬光感到十分慰,認為進諫之路已經開啟,如此一來,天下太平之日不久即將到來。後來「指日可待」被用來形容願望或期盼不久即將實現。
室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夫婦。《詩經.周南.桃夭》:「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晉.陶淵明《搜神後記》卷一:「然云:『早望汝來。』遂為室家。」
文山區實踐國民小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介於木新路三段與忠順街一段2條平行道路之間;座南朝北,西鄰景美女高、實踐國中;對外交通雖有臺北客運、客運,交通仍稍感不便。  文山區因地處景美溪中、上游地帶,四面環山,氣流至此處受阻,常易下雨;且因地處低窪,早年常有積水現象,故有防洪教室之興建。然校舍新建之初,因限於校地太小,以致未有完善規劃;且社區發展迅速,校舍的擴建未及學生人數的增加,以致造成中期將防洪教室充作一般教室使用(採光不足,易淹水)、及專科教室嚴重缺乏的現象。 臺北市...
杯蛇弓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杯弓蛇影」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應劭《風俗通義.卷九.世間多有見怪驚怖以自傷者》1>《管子》書:「齊公出於澤,見衣紫衣,大如轂,長如轅,拱手而立。還歸,寢疾,數月不出。有皇士者,見公語,驚曰:『物惡能傷公!公自傷也。此所謂澤神委蛇者也,唯霸主乃得見之。』於是桓公然笑,不終日而病愈。」予之祖父郴2>,為汲令3>,以夏至4>日詣見5>主簿6>杜宣7>,賜酒,時北壁上有懸赤弩8>,照於杯,形如蛇,宣畏惡之,然不敢不飲,其日,便得胸腹痛切,妨損飲食,大用羸露9>,攻治萬端10>,不為愈11>。後郴因事過至宣家,闚視12>,問其變故,云:「畏此蛇,蛇入腹中。」郴還13>聽事14>,思惟...
日薄西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日薄西山」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漢代的辭賦家揚雄博學多聞,喜歡寫賦,早年最賞司馬相如的作品,常常模仿他的風格。後來覺得戰國時屈原的文才比司馬相如更好,但他懷才不遇,投江自殺。揚雄每次讀到他的作品〈離騷〉,都為他對國家的忠心以及被害遭貶的憂傷而感動不已,但他並不贊同屈原自殘的行為。揚雄一生淡泊名利,安貧樂道,認為受重用與否是命運,自己無法掌握。不得意時就該像龍蛇般沈潛在水中,等待機會的來臨。所以他常取用〈離騷〉的詞句寫文章來論述屈原,其中有兩句「臨汩羅而自隕兮,恐日薄於西山」,就是他認為屈原自己在〈離騷〉裡寫到「老冉冉其將至」、「日忽忽其將暮」等,覺得自己來日無多,希望上天能多留點...
得趣忘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繇等大書法家的筆法,筆力雄健勁拔,善寫行楷,自成一格。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剛開始接觸李邕的字時,並不十分賞他的風格,但後來愈看愈喜歡,還從中習得不少筆法,因此寫下〈李邕書〉這篇文章,描述自己對李邕書法的感受。他從李邕的書法中,看到了王羲之、鍾繇等大書法家的風格,領悟到書法的傳承性,可以透過一個人的筆法學到其他人的精華,對技藝的增長十分有幫助。但他也強調,自己雖然受到李邕的影響,但書寫形式並不完全相同,而是取其精髓。後來「得意忘形」這句成語,就從原文中「得其意而忘其形」演變而出,指文學藝術創作上,取其精神而捨其形式。
鮮得要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騫便將欲通使月氏,卻受阻於匈奴的事告訴大宛王,並承諾若能幫忙抵達月氏國,漢室必定有豐厚的賞賜。大宛王然同意,張騫便在大宛的護送下,經由康居來到了月氏。月氏王被匈奴殺害後,月氏人離開故鄉,向西逃到大夏國附近,逐漸安定下來。那裡土地豐饒,民生安樂,十幾年過去後,月氏人已沒有報復匈奴的念頭了。張騫又從月氏到了大夏,希望藉由大夏得到與月氏合作的機會,卻仍無法達成目標。在那裡待了一年多也沒有進展,只好打道回府。在回程的路上,又被匈奴俘虜,滯留了一年多後,適逢單于過世,匈奴國內情況混亂,張騫才找到機會帶著妻子及一名部下逃回國。文中「不得月氏要領」,即是指張騫達到與月氏結盟的目的。後來「不得要領」這句成語...
息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卸除負擔而獲得休息。《左傳.襄公二年》:「鄭成公疾,子駟請息肩於晉。」晉.杜預.注:「欲辟楚役,以負擔喻。」《文選.張衡.東京賦》:「百姓弗能忍,是用息肩於大漢而戴高祖。」
甲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評定優劣。清.袁枚《隨園詩話》卷一三:「各呈詩請政,公然為甲乙之。」
綠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作英譯。《泊岸》台北:躍昇出版。《坐看風起時》台北:秋水出版。 評論 書目評論向明(2006):〈見綠己成林 — 讀他的<等待>〉,《詩中天地寬》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頁197-201。期刊論文落蒂(2003):〈多情詩心,敏感詩情 — 讀綠蒂詩集《春天記事》〉,《文訊》214期,頁26-27。涂靜怡(1976):〈我所認識的綠蒂和她的詩〉,《秋水詩刊》10期,頁4-8。熊國華(2001):〈真情、至性、唯美 — 評詩人綠蒂的《風的捕手》〉,《文訊》184期,頁25-27。涂靜怡(1991):〈評綠蒂「風與城」〉,《...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