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40.629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一擲千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清.范承謨〈諭僕〉詩:「酸虀敗腐苦黃瓜,茹淡遙聞爭自嗟。一擲千金豈爾輩,何如攢聚買鹽花。」
標籤論(labeling_theory)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也不會被認為是偏差行為。而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標籤論,它更屬於自我認同的一種心理過程,指的是大家都說如何如何,就好像給當事人貼上一個標籤,結果當事人的行為,果然就如大家所說的那樣去改變,使「說」產生了標記作用。而當事人也可能會以過去的缺點或錯誤來建立自我認同,這也是一種貼標籤。舉例而言,我無法完成某人的期望,就對自己說:「我是個沒有價值的人,我很沒用。」因而對自己沒有自信,不敢冒險。標籤論已被用來解釋少年犯罪與各種變態行為的心理成因,也被用來說明學校教學的不當措施,會對學生的人格發展產生不良影響。例如「放牛班」、「啟智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怨恨。《列子.湯問》:「仙聖毒之,訴之於帝。」唐.柳宗元〈捕蛇者說〉:「若毒之乎?余將告於蒞事者,更若役,復若賦,則何如?」
同流合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獧也,是又其次也。孔子曰:『過我門而不入我室,我不憾焉者,其惟鄉原乎!鄉原,德之賊也。』」曰:「何如斯可謂之鄉原矣?」曰:「何以是嘐嘐也?言不顧行,行不顧言,則曰:『古之人,古之人。』行何為踽踽涼涼?生斯世也,為斯世也,善斯可矣。閹然媚於世也者,是鄉原也。」萬子曰:「一鄉皆稱原人焉,無所往而不為原人,孔子以為德之賊,何哉?」曰:「非之無舉1>也,刺2>之無刺也。同乎流俗3>,合乎汙世,居4>之似忠信,行之似廉絜,眾皆悅之,自以為是,而不可與入堯舜5>之道,故曰『德之賊』也。孔子曰:『惡似而非者。惡莠,恐其亂苗也;惡佞,恐其亂義也;惡利口,恐其亂信也;惡鄭聲,恐其亂樂也;惡紫,恐其亂朱也;惡...
水深火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孟子.梁惠王下》齊人伐燕,勝之。宣王問曰:「或謂寡人勿取,或謂寡人取之。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五旬而舉之,人力不至於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對曰:「取之而燕1>民悅,則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2>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悅,則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3>是也。以萬乘之國4>伐萬乘之國,簞食壺漿5>,以迎王師,豈有它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熱,亦運6>而已矣。」 〔注解〕 (1) 燕:周代姬姓諸侯國,故址在今河北、遼寧及韓國北部。為戰國七雄之一,後為秦所滅。 (2) 武王:即周武王。姓姬名發,文王之子,生卒年不詳。因商紂暴虐無道,乃率領諸侯伐商,大戰於牧野,敗紂而代有天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譏笑、嘲笑。如:「見笑」、「恥笑」。《孟子.梁惠王上》:「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唐.韓愈〈調張籍〉詩:「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平分秋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文明小史》第五三回:「(王明耀)說:『現在有樁事是可以發大財的,借重你出個面,將來有了好處,咱們平分秋色何如?』」
多多益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上問曰:『如我能將幾何?』信曰:『陛下不過能將十萬。』上曰:『於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指愈多愈好。《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八:「多多益善,母多丹多,省得再費手腳。」《儒林外史》第一五回:「尚書公遺下宦囊不少,這位公子卻有錢癖,思量多多益善,要學我這燒銀之法。」也作「多多益辦」。
流芳百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鏡花緣》第九○回:「人活百歲,終有一死。當其時,與其忍恥貪生,遺臭萬年,何如含笑就死,流芳百世。」
順水推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俐齒伶牙,攀高接貴,順水推船。」 03.《文明小史.第一三回》:「與其將來走入邪路,一發而不可收,何如我此時順水推船,借了洋人勢力,籠絡他們,預弭將來之患,豈不是好?」 參考詞語︰借水推船注音︰ㄐ|ㄝˋ ㄕㄨㄟˇ ㄊㄨㄟ ㄔㄨㄢˊ漢語拼音︰jiè shuǐ tuī chuán釋義︰猶「順水推舟」。見「順水推舟」條。 01.《警世通言.卷三○.金明池吳清逢愛愛》:「獄卒稟道:『吳清久病未痊,受刑不起。那兩個宗室,止是干連小犯。』獄官借水推船,權把吳清收監,候病痊再審。」 參考詞語︰趁水推舟注音︰ㄔㄣˋ ㄕㄨㄟˇ ㄊㄨㄟ ㄓㄡ漢語拼音︰chèn shuǐ tuī zhōu釋義︰猶「順水推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