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第四世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指世界所有原有疆土與財富,已被部分或全部剝奪了的原住民。為英語The Fourth World的意譯。包括北美洲與南美洲的印第安人、愛斯基摩人、北歐土著、澳洲土著,及其他洲的原住民等。由國際原住民事務工作團所定義。
山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著短毛,上半身為黃褐色,頸下及喉部近棕黃色。當牠受到驚嚇時會舉尾巴,露出尾下的白毛,以跳躍方式前進。原住民口傳中常描述山羌有大小兩種,而從實際的標本觀察也確實有差異,有的粗壯,有的纖細,尤其是雄羌最明顯,連頭上的角也隨著體型而粗細有別,但以目前資料來看,牠們仍屬於同一亞種,只是胖瘦體型不同罷了。(註1)3.這種分布在遠東小型鹿生活在樹林和森林中,通常在夜間覓食,因為這時比較安全。雄山羌的鹿茸在所有的鹿中是最小的,只有大約15公分長。而山羌受到驚嚇時會發出聲音,厲害的是牠們能夠連續叫1個多小時。(註2) 山羌的角和面相雄山...
十三行文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十三行文化的初期繼承新石器時代晚期的發展,不同的遞型區域均有遺址分布,生活型態也已經和近代各台灣原住民相同(註一)。此時期的人類以務農為生,種植稻米、番薯、芋頭等農作物,同時漁獵也相當發達,採貝和捕捉魚類,並且也狩獵鹿、山豬、羌、山羊等野生動物(註一)。器物方面,石器無論在器型或數量上皆相對減少,而陶器數量則多,以紅褐色的夾砂陶為主。十三行文化遺址出土大量的煉鐵殘渣,顯示當時已經知道煉鐵的技術,而此文化為重要的特徵,就是出現了以鐵器為主的金屬器及玻璃器。發現的鐵器主要是鐵刀和鐵釘,也包含其他金屬器,主要是金、銀、銅質...
莫那‧魯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便開始出草。(註1) 與日本的舊恨新仇1895年,日本開始統治臺灣。統治初期,日人尚且以法律消極否認原住民人格、土地所有權,1902年後則開始積極侵奪原住民土地與資源,並以「教化」、「改良風俗」等理由禁止打獵、文面等習俗。明治42年(1909),莫那‧魯道的妹妹狄娃絲‧魯道(Tewas Ludao)嫁給日本警察,數年後該警察意外失蹤,日人卻未協助撫卹,狄娃絲只能回到部落過著悲慘的生活,莫那‧魯道因此對日人懷恨在心。1911年,莫那‧魯道與其他日本頭...
攜手計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教師又包括了退休教師、經濟弱勢之大專學生、國中小儲備教師及其他具教學專業的人力。而受輔對象則包括了原住民、身心障礙、外籍配偶子女、中低收入戶、免納所得稅之農漁民家庭子女、及其他經學校輔導會議認定有需要補救教學之學習成就低落學生。希望藉此能實現教育機會均等與社會正義的理念。 參考資料王尤秋(2009)。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政策實施成效之研究-教育機會均等的觀點。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王玉程(2009)。基隆市國民小學推動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實施情形之調查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
道卡斯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道卡斯族(Taokas)2 分布3 婚嫁4 走田5 關鍵字6 參考資料 道卡斯族(Taokas)道卡斯族為分布於台灣中部的平埔族原住民族。 分布道卡斯族主要分布於台中縣大甲鎮以北,經苗栗縣沿海地帶,至新竹市的海岸平原地帶。(註二P.7) 婚嫁一般學界常以「母系社會、招贅婚」來概述平埔族的婚姻制度,但是道卡斯族的婚俗文獻記載中,卻未有發現母系社會或單一招贅婚的情形。反而是在婚俗上對子女有諸多限制。道卡斯族的婚姻制度為並行嫁娶與招贅婚,但獨子或幼子必須娶妻,不能被招贅;而獨女或幼女則必須招贅。婚後與父母同住,或在幾年...
阿美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臺灣地區原住民族之一。「阿美」(Amis)本是卑南族對其稱呼,意為「北方人」,花蓮地區族人則自稱邦札(Pancah)後來遂為本族的通稱。主要分布在花蓮、臺東、屏東之平地行政區。社會是典型的母系、母權社會,經濟以農耕為主。有泛靈信仰,每年有三個主要祭典:一是播種祭,每年春天舉行;一是捕魚祭,每年六月舉行;一是豐年祭,每年八月月圓時舉行。
出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日臺灣原住民埋伏於草叢中,捕殺入侵者或獵取他族的人頭,再將人頭去皮肉,置於髑髏架上,稱為「出草」。此一行為象徵自衛、勇敢,並具有宗教意義。
魯凱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臺灣地區原住民族之一。居屏東、高雄、臺東山地。以山田農業為主,亦兼打獵、捕魚。為父系社會,有重男輕女的觀念,尤其重視長子。住石版屋,精雕刻,女人長於織布、編籃。因相信祖先為百步蛇所生,因此視百步蛇的圖騰為祖靈,常見於日常用品與住屋的木質屋簷、柱子的雕刻上。
九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九族一辭始見於〔尚書.堯典〕;經文為:「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黎民於變時雍。」由此可以看出帝堯的治國理念,重視道德教化;從正己修身做起,以明德為修身之本,能明德才能與近親族人和睦相處,再推及全國百姓,寰宇萬邦,呈現各國和平共處、萬民歸心的昇平景象。在從個體通往群體的過程中,親九族是重要的步驟。
  「九族」的涵義,漢代儒家學者有二種解說:一是〔今文尚書〕學者夏侯氏、歐陽生,認為九族是異姓親族,即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一是〔古文尚書〕學者馬融、鄭玄,認為九族是同姓親族,從己身起算,上至高祖,千及玄孫,即高祖、曾祖、祖、父、己、子、孫、曾孫、玄...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