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卑南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臺灣原住民族群之一。分布於臺東卑南溪與太麻里溪流域的山麓或平地,以農耕或漁獵為生。[例]卑南族先民活動遺址的發現,是臺灣考古界的重要成就。
國立仁愛高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校,共設六個類科18班,學 生約六百人,大多來自南投縣、台中縣市及少數來自彰化縣、苗栗縣、新竹縣等,原住民學生佔約38%,平地學生佔約62%,住宿學生佔約60%。受此特質影響,因此本校積極創造下列特色:積極努力營造「視如家人」的學校組織氣氛。校內校長與師生間、師生及學生相互間熟悉度高,互動頻繁,見面互打招呼,顯現校園溫馨的一面。處室之間沒有隔閡,辦理活動或處理重大事物,相互支援合作。長期培養學生愛整潔、守秩序、有禮貌、勤學習的良好習性。實踐「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的信念,重視學生外顯良好行為的養成。協助學生適性發展...
大坌坑文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測與其可能有密切的關係,可能是由此渡海來台。根據研究結果,大坌坑文化也被推測為南島系民族的祖先,台灣原住民是南島系民族的一部份,因此大坌坑文化很有可能就是台灣原住民的祖先型文化。(註一)(註二)(註三)(註四)大坌坑文化的遺址大多出現在河濱、海口或湖濱,是一種適應海洋、河口和河湖性自然環境的文化。當時的人類以海邊、河口的的台階地或沙丘作為聚落所在,發展出小型定居或半定居的村落,以漁獵、採集為生,並開始種植一些根莖類植物作為食物,為原始農業的開端。(...
鄭成功攻佔台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直到1662年2月,荷蘭正式退出台灣。荷蘭人走後,鄭氏政權所加諸於人民的稅賦,並不輕於荷蘭時代;對待原住民族也不比荷蘭時代寬厚。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鄭成功英文關鍵字:Koxinga 出處李筱峰/著。台灣史100件大事(上),1999年,頁35~37。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賽夏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臺灣地區原住民族之一。分布在苗栗縣、新竹縣一帶山區,為父系氏族社會,家庭由傳統大家庭制趨向小家庭制。其矮靈祭,深具特色。
高一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新美、茶山等地的軍用牧場,向銀行貸款50萬元,還作曲〈移民之歌〉鼓勵族人遷徙開墾。同時他也持續與其他原住民族知識份子共商自治事務,但在當局施壓之下在霧社的會議並沒有開成。1952年9月,高一生等七人被臺灣省保安司令部誘騙逮捕,理由是貪污籌辦吳鳳鄉新美農場農業經費、物資。在偵辦過程中,1952年12月臺灣省保安司令部呈參謀總長周至柔(1899-1986)的代電之中,赫然出現高一生案增加新的案情:高一生等人與蔡孝乾等匪諜集會叛亂。根據官方的說法,高一生受匪諜指示組織「蓬萊解放委員會」,並掩護蔡孝乾等人逃匿。此一說法出現之後,...
潘敦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潘敦仔(?~1771),本名音譯為敦仔阿打歪,清代臺灣中部岸裡社(今臺中北區)頭目,多次協助清廷,也是壯大岸裡社的重要人物。目錄1 土官世家2 協助清廷,壯大岸裡社3 割地換水4 第一位非漢人通事5 參考書目 土官世家潘敦仔出身巴宰族岸裡社的「土官」家族。土官是清廷為治理臺灣原住民設立的官職,由原住民社內耆老公舉推選,職責是約束社番、處理社務。康熙54年(1715),潘敦仔的祖父阿穆因為協助清廷平定通霄社叛亂、率領數社歸化官府,被封為第一任總土官,...
吳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朝人,曾任阿里山通事,後死於與原住民的衝突。吳鳳傳說曾盛行二百多年,對原住民形象有極大影響。目錄1 生平2 吳鳳捨身傳說2.1 分期2.1.1 鄉野流傳與記錄時期2.1.2 日人宣傳運用時期2.1.3 國府儒化時期2.1.4 消滅3 相關文獻3.1 劉家謀‧海音詩3.2 《臺灣通史‧吳鳳列傳》3.3 小學國語課文選例4 參考書目 生平吳鳳(康熙38年~乾隆34年,1699年~1769年),福建和平縣人,幼年隨父母來臺,居住在鹿麻產(今嘉義縣竹崎鄉...
月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部分的葉片剪下插入水盆作花藝盆栽觀賞;成熟的果實風乾後趁顏色起變化前噴點髮膠保護著顏色可作擺飾。而原住民更是會利用月桃葉編織手工藝品,如籃子、草蓆等生活器具。在早期醫療設備不發達時,月桃心更被拿來作為驅蛔蟲藥給小孩食用,天然不傷身又可達到功效。<註4> 食用嫩莖可煮湯,花可和麵粉炸食,種子味道芬芳且生津又提神醒腦,可製成仁丹及健胃藥,葉片可裹粽子或枕墊蒸糕粿,既乾淨又不沾手!<註3>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月桃英文關鍵字:Alpinia speciosa K.Schum 參考書目註1:台灣野花365...
豐年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臺灣原住民阿美族的年度重要祭典。每年七、八月間由各部落分別舉行。民國六十七年(西元1978年)後花蓮地區阿美族開始聯合舉行,成為該地區阿美族重要的年度活動。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