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78.988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資訊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資訊的使用方法,用以蒐集客家語資料,並能從閱讀中吸收新知。【4-3-5】【4-3-6】(3)「語文(原住民族語)」學習領域學習領域指標 可融入資訊教育能力指標1-2-8能運用資訊科技媒體,進行聆聽學習。【4-2-1】1-3-8能自行使用資訊科技媒體,增進聆聽學習能力。【4-2-1】【4-3-5】1-4-8能靈活運用各種資訊科技媒體,進行自我學習。【5-4-4】2-2-8能在教師的引導下,使用資訊科技媒體,增進說話能力。【4-2-1】2-3-8能自行使用資訊科技媒體,增進說話能力。【4-3-5】 2-4-8能靈活運用各...
深山竹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lt;註2> 報時鳥深山竹雞通常在每天上午九點前比較容易鳴叫,下午三、四點還會有一段小高峰,固原住民把它稱為報時鳥。 只聞聲響的深山竹雞中華鳥類學會紀錄顯示,深山竹雞的活動範圍非常廣泛,從海拔不到五十公尺到兩千三百公尺都曾有蹤跡,只在森林內部底層中活動,但他們的鳴叫聲很容易聽到,可聽到的鳴叫聲分為「咯」、「丟古」、「校」短音三種。<註3> 深山竹雞v.s.台灣山鷓鴣大多雞形目鳥類的雄鳥在腳爪上方都有尖銳的"距",但只有"山鷓鴣"這屬在腳爪上方無距。在早期深山竹雞與台灣山鷓鴣這兩個名字是共存的,但近期學界...
牽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指妻子。源出於早期臺灣原住民平埔族的婚俗,稱男女成婚為「牽手」,離婚為「放手」。民國.連橫《臺灣語典.卷三.牽手》:「謂妻也,土番娶婦,親至婦家,攜手以歸;沿山之人習見其俗,因謂妻曰牽手。」《重修鳳山縣志.卷三.風土志.番社風俗》:「意合,女出而招之同居,曰牽手。」《重修鳳山縣志.卷三.風土志.番社風俗》引《番俗六考》:「既成配偶,名曰牽手。」
頭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部分臺灣原住民部落的領導人,對內掌管政治社會的運作、排解族人紛爭,對外則代表部落。繼任者以世襲或選舉方式產生。
文化相對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此種差異並沒有牽涉到「誰的文化比較好」或「誰的文化比較不好」。例如:不能自以為漢族的文化就是優於原住民文化,而強使原住民漢化,而應彼此尊重各自文化。每一種文化都有其生成的特定條件,因此我們必須根據這些條件來了解各種不同文化的特點,而避免對不熟悉的文化驟下論斷,或是以自己文化為中心,情緒性、非理性地批判不同的文化。文化相對論就是希望大家都能以此種胸懷、胸襟,開闊地看待不同的文化,尊重、欣賞別人的文化。此種尊重欣賞多元文化的價值若可以建立,並且為社...
郁永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拜訪當地官員,也忙著張羅各種採硫裝備與物資:糖要泡成糖水給工匠喝及洗浴,以免中硫毒;布匹要拿來與當地原住民交易或饋贈;油則是提煉硫磺時要加入的。一切備妥後,物資由水路運送北上,郁永河自己則乘牛車緩緩從陸路前進。(註1)當時臺灣除了府城臺南以外,其他地區開發程度大都不高,諸羅(今嘉義)以北的西部平原有許多平埔族生活著,郁永河便靠著沿途的平埔族部落休息、補給。一路上除了路面顛簸,還有高過人的野草、又急又深的溪水,並不輕鬆。不過,因為嚮導多由各地原住民擔...
沈葆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福星等多艘軍艦。同治十三年(1874年)5月,授命來臺擔任欽差大臣,以處理牡丹社事件,其為日本人與原住民的衝突。之後在臺灣有一連串的交通與軍事等各項建設。沈葆楨於光緒五年(1879)十一月病逝。清廷贈與他太子太保的頭銜,並入祀賢良祠,謚號文肅公。 事蹟 開山撫番沈葆楨於光緒元年(1875)提出開山撫番,即打破臺灣前山後山的阻隔,分成北、中、南三路開山。南路:一由鳳山的赤山越山至卑南(臺東),一由社寮循海岸東行到卑南;中路:由彰化的林圯埔越山至璞石閣(玉裏);北路:自蘇澳沿海岸至奇菜(花蓮),均在一年內完成。 人口遷移政...
鄒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註二P.74)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鄒族Keyword:Tsou 參考資料鈴木 植(1999)。台灣原住民風俗(第一版)。台北市:原民文化。(註一)亞磊絲‧泰吉華坦、達西屋拉彎‧畢馬、田哲益(2006)。認識台灣原住民(初版)。台北市:原產會。(註二)田哲益(2001)。台灣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一版)。台北市:武陵。(註三)
卑南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女性多有習巫術之俗,而由關個人生命儀式之各種祭祀,皆由巫師來擔任,所以具有固定傳習過成及社會地位,為原住民各族中最盛行巫術之族。(註一P.61)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卑南族Keyword:Puyuma 參考資料亞磊絲‧泰吉華坦、達西屋拉彎‧畢馬、田哲益(2006)。認識台灣原住民(初版)。台北市:原產會。(註一)田哲益(2001)。台灣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一版)。台北市:武陵。...
國立仁愛高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校,共設六個類科18班,學 生約六百人,大多來自南投縣、台中縣市及少數來自彰化縣、苗栗縣、新竹縣等,原住民學生佔約38%,平地學生佔約62%,住宿學生佔約60%。受此特質影響,因此本校積極創造下列特色:積極努力營造「視如家人」的學校組織氣氛。校內校長與師生間、師生及學生相互間熟悉度高,互動頻繁,見面互打招呼,顯現校園溫馨的一面。處室之間沒有隔閡,辦理活動或處理重大事物,相互支援合作。長期培養學生愛整潔、守秩序、有禮貌、勤學習的良好習性。實踐「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的信念,重視學生外顯良好行為的養成。協助學生適性發展...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