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87.501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生靈塗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書.卷一一五.苻丕載記》丕又進王永為左丞相,苻纂為大司馬,張蚝為太尉,王騰為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徐義為司空,苻沖為車騎大將軍、尚書令、儀同三司,俱石子為衛大將軍、尚書左僕射,領官皆如故。永又檄州郡曰:「昔夏有窮夷之難,少康起焉;王莽毒殺平帝,世祖重光漢道;百六之運,何代無之!天降喪亂,羌胡猾夏1>,先帝晏駕2>賊庭,京師鞠3>為戎穴,神州蕭條,生靈塗炭。天未亡秦,社稷有奉。主上聖德恢弘,道侔光武,所在宅心,天人歸屬,必當隆中興之功,復配天之美。……」 〔注解〕 (1) 羌胡猾夏:指姚萇率領西北方的少數民族侵擾中原。羌胡,泛稱中國西北方少數民族。猾,音ㄏㄨㄚˊ,侵擾。 (2) 晏駕:古...
勢如破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晉書.卷三四.杜預列傳》載,杜預是西晉時的著名大將,他的學識淵博,時人稱為「杜武庫」。蜀漢滅亡之後,孫吳偏安江東。於是晉武帝派杜預為「鎮南大將軍」,統軍攻打東吳。戰事進展得很順利,短短數日就攻佔吳國許多城池,吳軍都督孫歆等人被俘。杜預想要趁勝追擊,但有官員表示反對。他們認為吳國立國已久,一下子很難攻下;而且南方正是雨季,容易河水氾濫,行軍不易;加上天氣炎熱,疫病容易流行。不如暫停進攻,等到冬天再說。但杜預舉出當年樂毅的濟西之戰為例,認為「我軍現在士氣旺盛,如果趁機伐吳,就像用刀劈開竹子一樣,只要劈開前面幾節,下面也會順著刀勢輕易地劈開了」。後來晉軍繼續進攻吳國,果然節節順利,很快地滅了吳國...
手不釋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孟德,小字阿瞞,東漢沛國譙人。有雄才,多權詐,能文學。起兵擊黃巾,討董卓,漸次剪削諸雄,自為丞相,拜大將軍。後卒於洛陽,子丕篡漢。追諡武帝,廟號太祖。 (3) 軍旅:軍隊。 (4) 定省:子女早晚向父母請安問好的禮節。 (5) 袁伯業:袁遺,字伯業,東漢汝南南陽人,生卒年不詳。為袁紹從兄,好學,初為長安令,其後袁紹任為揚州刺史,為袁術所敗。〔參考資料〕 晉.虞溥〈江表傳〉(據《三國志.卷五四.吳書.周瑜魯肅呂蒙傳.呂蒙》裴松之注引)初,權謂蒙及蔣欽曰:「卿今並當塗掌事,宜學問以自開益。」蒙曰:「在軍中常苦多務,恐不容復讀書。」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令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
井底之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援覺得他雖然禮節隆重,可是見到故人,用不到擺出皇帝的架子,所以心裡並不高興。後來,公孫述要給馬援封侯大將軍的職位,隨從的人們都願意留下來,馬援告訴他們說:「現在天下未定,誰成誰敗還不知道,公孫述不以謙虛的態度來迎接有才能的人,來和他共圖大事,反而修飾邊幅,像木偶一樣,這樣的人怎會留得住天下賢士呢?」因此馬援不願留下,便回去了。見了隗囂,馬援說:「子陽(公孫述字)不過是井底之蛙罷了,還要妄自尊大;我看他不值得重視,不如注意看看東方的情形再說。」但是,隗囂也不是成大事的人,後來馬援便投靠光武帝,立下了不小的功業。隗囂和公孫述...
初出茅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國演義.第三九回》李典見勢頭不好,急奔回博望城時,火光中一軍攔住。當先大將,乃關雲長也。李典縱馬混戰,奪路而走。于禁見糧草車輛,都被火燒,便投小路奔逃去了。夏侯蘭、韓浩來救糧草,正遇張飛。戰不數合,張飛一槍刺夏侯蘭於馬下。韓浩奪路走脫。直殺到天明,卻纔收軍。殺得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後人有詩曰:「博望1>相持用火攻,指揮如意笑談中。直須2>驚破曹公膽,初出茅廬第一功!」夏侯惇收拾殘軍,自回許昌。 〔注解〕 (1) 博望:縣名。地約在今河南省南陽縣東北。漢時設置,為武帝封張騫的侯國。相傳諸葛亮曾在這裡用火攻,打敗了夏侯惇十萬大兵。 (2) 直須:竟須、還要。
出其不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孫武是春秋時吳國大將,擅用兵法,助吳王闔閭成為霸主。他著有一本兵書,分析戰爭形勢,探討軍事作戰策略,即為著名的《孫子兵法》。該書〈計篇〉中有一段在討論用兵的要點,先直接點出用兵是項詭詐的行動,能打要裝作不能打,能用要裝作不能用;在近處要假裝離得很遠,在遠處也要裝作很近;對喜歡利益的敵人就去利誘他,對處於混亂的敵人就征服他;對有實力的敵人要有所防備,對強大的敵人要避而遠之;容易被激怒的敵人就去挑釁他,卑視我方的敵人就讓他們更自大;而對準備充分的敵人要使其疲勞,對內部和睦的敵人要設法離間他們。總之,就是要趁著敵人鬆懈、沒有防備之時攻擊,趁他們意想不到的時候出兵。兵法的奧妙,就是要應變制宜、看機行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害怕、恐懼。如:「驚慌」、「驚怕」。《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至拜大將,乃韓信也,一軍皆驚。」
力不從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力不從願注音︰ㄌ|ˋ ㄅㄨˋ ㄘㄨㄥˊ ㄩㄢˋ漢語拼音︰lì bù cóng yuàn釋義︰猶「力不從心」。見「力不從心」條。 01.《晉書.卷六二.劉琨列傳》引晉.劉琨〈又謝拜大將軍都督并州表〉:「徒懷憤踊,力不從願,慚怖征營,痛心疾首。」 參考詞語︰力不及心注音︰ㄌ|ˋ ㄅㄨˋ ㄐ|ˊ ㄒ|ㄣ漢語拼音︰lì bù jí xīn釋義︰猶「力不從心」。見「力不從心」條。 01.唐.顧陶〈唐詩類選後序〉:「僻遠孤儒,有志難就,粗隨所見,不可殫論。終愧力不及心,庶非耳目之過也。」 參考詞語︰力不副心注音︰ㄌ|ˋ ㄅㄨˋ ㄈㄨˋ ㄒ|ㄣ漢語拼音︰lì bù fù xīn釋義︰猶「力不從...
芒刺在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因畏忌而極度不安。《漢書.卷六八.霍光傳》:「宣帝始立,謁見高廟,大將軍光從驂乘,上內嚴憚之,若有芒刺在背。」《新唐書.卷一二一.崔日用傳》:「然每一反思,若芒刺在背。」也作「背生芒刺」、「背若芒刺」。
背水一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元.劉壎〈書南居陳君丁亥集後〉:「淮陰,漢大將,以背水一戰傳;公瑾,江東豪傑,以赤壁一捷傳。」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