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0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24.993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黃粱一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榮華富貴如夢一般,短促而虛幻。亦比喻欲望落空。參見「黃粱夢」條。元.范康《竹葉舟》第一折:「因應舉不第,道經邯鄲,得遇正陽子師父,點化黃粱一夢,遂成仙道。」
趨炎附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趨炎附勢」。見「趨炎附勢」條。 01.宋.張商英《宗禪辯》:「余嘗論之,讀儒書者則若趨炎附灶而速富貴。」  參考詞語︰趨炎附熱注音︰ㄑㄩ |ㄢˊ ㄈㄨˋ ㄖㄜˋ漢語拼音︰qū yán fù rè釋義︰猶「趨炎附勢」。見「趨炎附勢」條。 01.《宋史.卷二九九.李垂列傳》:「焉能趨炎附熱,看人眉睫,以冀推輓乎?」 02.《醒世恆言.卷二五.獨孤生歸途鬧夢》:「止有白長吉一味趨炎附熱,說妹子是窮骨頭,要跟恁樣餓莩,壞他體面。」  參考詞語︰攀炎附熱注音︰ㄆㄢ |ㄢˊ ㄈㄨˋ ㄖㄜˋ漢語拼音︰pān yán fù rè釋義︰猶「趨炎附勢」。見「趨炎附勢」條。 01.宋.梅堯臣〈陸子履見過〉...
吳下阿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鄉〕待之。」密為肅陳三策,肅敬受之,祕而不宣。權常歎曰:「人長而進益,如呂蒙、蔣欽,蓋不可及也。富貴榮顯,更能折節好學,耽悅書傳,輕財尚義,所行可跡,並作國士,不亦休乎!」 〔注解〕 (1) 魯肅:西元173∼217,字子敬,東城人。三國吳名將,個性方正嚴謹,富而好施,長於文章,思慮深遠,有過人之明。在赤壁之役,建議結合劉備抵禦曹操。輔佐周瑜大敗曹軍,為孫權所器重,官拜奮武校尉,轉橫江將軍。 (2) 周瑜:西元175∼210,字公瑾,三國吳舒人。有文武才,輔佐孫策平定江東,為吳水軍都督,敗曹操於赤壁,拜前將軍,領南郡太守。亦稱為「周郎」、「周公瑾」。 (3) 蒙:即呂蒙(西元178∼...
沐猴而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土地肥沃豐饒,首都建在這裡可以稱霸中原。」項羽看到秦宮殿都已經燒毀,心裡又想念故鄉,就回答說:「人富貴了不回故鄉,就好像晚上穿著漂亮的衣服外出,誰看得到?」那個人就背地裡對人說:「聽說項羽這個人,就像個性急躁的獼猴學人穿戴冠帽,沒有遠見成不了大事,現在看來果然是真的。」結果話傳到項羽的耳裡,就把那個人捉來烹煮。後來「沐猴而冠」被用來指性情急躁的獼猴學人穿戴冠帽。亦用來比喻人虛有表象,卻不脫粗鄙的本質,沒有遠見。除此之外,古來對這句成語另有一解,認為因為獼猴性子急躁,不能若人久著冠帶,用來比喻人的性情急躁。
不言而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根據《孟子.盡心上》記載,孟子認為君子的自然本性,無論是處於富貴或是窮困之中,都不會改變。因為仁、義、禮、智這些內在的道德早就深植於心,自然流露,而使他面色潤澤,背部充盈,這仁、義、禮、智之道當然也施行到手足四肢,由於這仁、義、禮、智之道充沛流行於人的手足四肢,因此人們的動靜行止無不中節合宜,因此即使不加說明,旁人也能了解並感受到他的君子風範與所受到的薰陶。後來「不言而喻」演變為成語,用來指事態明顯,不待說明即可曉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心中所喜愛的事。如:「投其所好」。《史記.卷六一.伯夷傳》:「(富貴)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平均。如:「調劑」。《漢書.卷二四.食貨志下》:「以臨萬貨,以調盈虛,以收奇羨,則官富貴而末民困,六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抑、或者。《戰國策.齊策四》:「王以天下為尊秦乎?且尊齊乎?」《史記.卷四四.魏世家》:「富貴者驕人乎?且貧賤者驕人乎?」
海市蜃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虛幻的景象或事物。[例]富貴利祿對他而言有如海市蜃樓,轉眼成空。
浮光掠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世事稍縱即逝,不可捉摸。如:「榮華富貴如浮光掠影,轉眼成雲煙。」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