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4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選.禰衡.鸚鵡賦》:「恃隆於既往,庶彌久而不渝。」南朝陳.徐陵〈梁貞陽侯重與王太尉書〉:「斯實不世之隆,寧曰循常之恆禮。」
父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父母養育子女的慈愛和辛勤。語本《詩經.豳風.鴟鴞》:「斯勤斯,鬻子之閔斯。」明.歸有光〈招張貞女辭〉:「父母勤,養我身兮。」
戴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感激他人對自己的德和情義。《三國志.卷五七.吳書.駱統傳》:「令皆感戴義,懷欲報之心。」也作「感戴德」、「感荷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承受君主的德。唐.杜甫〈丹青引〉:「開元之中常引見,承數上南薰殿。」《西遊記》第一○回:「受爵的,抱虎而眠;承的,袖蛇而走。」
2.泛指承受長輩、長官的德。如:「子女承,何以報親?」
背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受人惠而不知報答,反而做出對不起人的事情。《三國演義》第六四回:「法正賣主求榮,忘背義之賊。」也作「忘負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得救、被拯救或需要有人來救助,是人生中的基本經驗之一。對救援的需要出自人本身的脆弱、有限,面對痛苦、災難、疾病、死亡……自身無能為力,需要外力的援助。依據基督徒的信仰、〔聖經〕的啟示,這主要是源自人類的罪惡。人類的歷史可以說以罪開始(參創三),罪惡進入了世界,災難、痛苦隨後而來,人成為罪惡的奴隸,生活在勞苦、疾病、死亡的恐懼中(參創三;羅五十二……)。
  天主憐憫人類,決意拯救人類,揭示了祂救援世人的計畫,並在人類的歷史中逐步實施,基督徒稱之為「救史」。天主是整個人類,也是每個人的主和父,為使整個人類認識祂的救計畫,天主首先把這個計畫啟示給一個民族─以色列,並在這民族中開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於施者的敬稱。《三俠五義》第一○四回:「我等因公竟奔逆水泉而來,甚不放心,故此悄悄跟隨。」
荷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感激他的德、情義。宋.張孝祥〈代摠得居士上相府〉:「且祿優足以仁族,事簡足以養痾,使某自謀,不過如此。感荷德,負戴靡勝。」也作「感戴德」、「感戴義」。
比(Arnold Joseph Toynbe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德大得無法用言語表示感謝。有銘記於心,來日報答之意。《兒女英雄傳》第九回:「自古道:『大不謝』,此時我倒不能說那些客套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