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看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宗修行方法。師以公案中某些非邏輯、不可解之語,令弟子參究,以杜塞思量分別,迫使智慧自發,得見自己的心性。也稱為「看話頭」、「參話頭」。
讓彎貝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殼體爲不等邊三角形乃至不等邊四邊形,前端大於後端,鼓脹。背緣平 直,腹緣爲大圓弧形與後緣相接,前緣有緣稜及內緣溝。後緣有一個平坦的緣面,光滑。殼表刻有細的網紋,網紋以殼體中央爲中心,呈同心圓狀排列。殼體爲不等邊三角形或不等邊四邊形,膨脹,前端大於後端。背緣平直或稍微隆起,腹緣與後緣連接爲一大圓弧形。後緣有一個新月形的尾板,尾板面凹下,位於後緣的背側,但不揚起。橢圓形的眼晶體顯著的突出,位於背前緣角。殼表生有同心圓狀排列的細網紋,但背緣有細毛孔。前緣爲不均的弧形,有一狹窄的邊稜。
相濡以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五燈會元.卷二○.東思岳師》:「臘月初,歲云徂。黃河凍已合,深處有嘉魚。活鱍鱍,跳不脫,又不能相煦以濕,相濡以沫。」
囫圇吞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囫圇吞棗」之「囫圇」,典源作「渾崙」。「渾崙」同「囫圇」。囫圇,整個。「囫圇吞棗」指吃棗子時不加咀嚼,把整個都吞下去。#語本《佛果圜悟師碧巖錄.卷三.趙州大蘿蔔頭》。後用「囫圇吞棗」比喻理解事物籠統含糊,或為學不求甚解。 △「生吞活剝」
不勝枚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王楙《野客叢書.卷三九.俗語有所自》1>「積財千萬,不如薄藝隨身;教兒嬰孩,教婦初來」,見《顏氏家訓》;「生為人所咀嚼,死為人所懽快」,見左雄語;「舉頭三尺有神明」,見徐鉉語;「龍生龍,鳳生鳳」,見丹霞語;「對牛彈琴」、「作死馬醫」、「冷灰豆爆」皆見錄。似此等語,不可枚舉。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宋.蔡沈《書經集傳.卷五.無逸》。〔參考資料〕 宋.蔡沈《書經集傳.卷五.無逸》又下文周公言自殷王中宗,及高宗,及祖甲,及我周文王。及云者,因其先後次第而枚舉之辭也。
妄自菲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諸葛亮,字孔明,三國蜀漢琅琊郡陽都人。避亂荊州,劉備三訪其廬乃出。為人足智多謀,忠心耿耿。曾敗曹操於赤壁,佐劉備定益州,使蜀與魏、吳成鼎足之勢。劉備討伐孫吳,兵敗退回白帝城,因病崩逝,他便輔助後主劉,立志光復中原。曾上奏章(《文選》稱為〈出師表〉)予後主說:「在國家危急存亡的關頭,還有侍衛的大臣和忠勇的將士肯為國家效力,是因為他們為了報答先帝的恩惠。陛下應該多聽聽他們的意見,以光大先帝的遺德,鼓舞忠臣志士們的士氣,不應該看輕自己,援引不適當的例證,阻塞了忠心愛國的人進諫言的途徑。」建議後主劉廣開言路,多聽各方的意見。後來原文中的「妄自菲薄」演變成一句成語,用來比喻過於自卑而看輕自己,不知自...
守株待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五燈會元.卷一三.欽山文邃師》:「師曰:『汝若特來,我須吐露。』曰:『便請。』師便打,僧無語。師曰:『守株待兔,枉用心神。』」
櫛風沐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注解〕 (1) 禹:夏代開國的君主,生卒年不詳。顓頊之孫,姓姒氏,號禹。因平治洪水有功,受舜讓為天子,世稱為「大禹」。在位八年而卒,傳位於子啟,而開君主世襲之制。亦稱為「夏后氏」。 (2) 橐耜:橐,音ㄊㄨㄛˊ,盛土的器具。耜,音ㄙˋ,鏟土的器具。 (3) 九雜:指多次匯集天下諸水。九,表示多次。 (4) 腓无胈:小腿股無肉。腓,小腿股。胈,音ㄅㄚˊ,小腿股的肉。 (5) 脛无毛:小腿上沒有毛。脛,小腿。 (6) 甚雨:驟雨。 (7) 櫛:梳頭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研究。如:「參」、「參透」。
刻舟求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五燈會元.卷一二.淨因繼成師》:「老僧恁麼舉了,祇恐你諸人見兔放鷹,刻舟求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