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6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49.167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則、就。《左傳.莊公六年》:「若不從三臣,抑社實不血食,而君焉取餘?」《國語.魯語下》:「若盟而棄魯侯,信抑闕矣。」
防微杜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隋唐演義》第一○○回:「汝等此舉,原是防微杜漸,為社計;今太上既相安,汝等可勿疑懼。」
負荊請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時趙國大將廉頗與上卿藺相如不和,相如為社著想,每每退讓。廉頗得知後深覺自己無知,乃袒衣露肉,背負荊條,隨賓客到藺相如居所謝罪。典出《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後世用來形容向對方承認錯,請求責罰和原諒。《舊五代史.卷一三三.周書.世襲傳二.錢鏐傳》:「敢不投杖責躬,負荊請罪。」
臨渴掘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源) 02.漢.劉向《說苑.卷一二.奉使》:「寡人所謂飢而求黍,渴而穿井者,未嘗能以歡喜見子。」 參考詞語︰臨噎掘井注音︰ㄌ|ㄣˊ |ㄝ ㄐㄩㄝˊ ㄐ|ㄥˇ漢語拼音︰lín yē jué jǐng釋義︰猶「臨渴掘井」。見「臨渴掘井」條。 01.《晏子春秋.內篇.雜上》:「溺者不問隊,迷者不問路,溺而後問隊,迷而後問路,譬之猶臨難而遽鑄兵,臨噎而遽掘井,雖速亦無及已。」 參考詞語︰臨渴穿井注音︰ㄌ|ㄣˊ ㄎㄜˇ ㄔㄨㄢ ㄐ|ㄥˇ漢語拼音︰lín kě chuān jǐng釋義︰猶「臨渴掘井」。見「臨渴掘井」條。 01.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一一八.張...
完璧歸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時趙國君,名何。任用廉頗、趙奢為將,藺相如為上卿,均有功績。 (3) 秦王:指秦昭襄王。名,戰國時秦國君,生卒年不詳。在位時用范雎採遠交近攻之策,向東擴展,國勢強盛。然於和氏璧事件與澠池之會中,皆受挫於藺相如。 (4) 卻立:退後幾步才站住。 (5) 怒髮上衝冠:盛怒的樣子。見「怒髮衝冠」。 (6) 布衣之交:平民之間相互的交往。 (7) 驩:音ㄏㄨㄢ,通「歡」,歡心、友好。 (8) 齋戒:在祭祀或舉行重要典禮之前,沐浴更衣,不飲酒,不吃葷,夫妻不同房,嚴守戒律,以示虔誠莊敬。 (9) 倨:音ㄐㄩˋ,傲慢無禮。 (10) 睨:音ㄋ|ˋ,斜著眼睛看。 (11) 有司:...
滔滔不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府詩集.卷一二.郊廟歌辭一二.漢宗廟樂舞辭.積善舞》1>黍斯馨,祖德惟明。蛇告赤帝,龜謀大橫。雲行雨施,天成地平。造我家邦,斡我璿衡。陶匏在御,醍盎惟精。或戛或擊,載炮載烹。飲福受胙2>,舞降歌迎。滔滔3>不竭,洪4>惟水行。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南朝宋.鮑照〈登大雷岸與妹書〉。 (2) 飲福受胙:指能受神明庇佑降福。胙,音ㄗㄨㄛˋ,祭祀所用的肉。 (3) 滔滔:水流滾滾不絕的樣子。 (4) 洪:盛大。〔參考資料〕 南朝宋.鮑照〈登大雷岸與妹書〉(據《鮑參軍集.卷二》引)西則迴江永指,長波天合。滔滔何窮,漫漫安竭!創古迄今,舳艫相接。思盡波濤,悲滿潭壑。煙歸八表,終為野...
無所適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其佐先縠剛愎不仁,未肯用命。其三帥者專行不獲,聽而無上,眾誰適從?此行也,晉師必敗。且君而逃臣,若社何?」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恨然曰:「何哉?吾聞輔主者名顯,功大者身尊,任國者權重,信忠在己而眾服焉。此先聖之所以集國家,安社乎!子何為然?」張孟談對曰:「君之所言,成功之美也。臣之所謂,持國之道也。臣觀成事2>,聞往古,天下之美同3>,臣主之權均之能美,未之有也。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君若弗圖4>,則臣力不足。」愴然有決色。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漢.賈誼《新書.卷一.過秦下》。 (2) 成事:已成的事。指過往的事。 (3) 美同:有美而同。 (4) 圖:謀劃、打算。〔參考資料〕 漢.賈誼《新書.卷一.過秦下》鄙諺曰:「前事之不忘,後之師也。」是以君子為國,觀之上古,驗之當世,參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審...
相得益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曰:「思皇多士,生此王國。」故世平主聖,俊艾1>將自至,若堯、舜、禹、湯、文、武2>之君,獲3>、契4>、皋陶5>、伊尹6>、呂望7>,明明8>在朝,穆穆9>列布10>,聚精會神11>,相得益章。雖伯牙操遞鍾,逢門子彎烏號,猶未足以喻其意也。 〔注解〕 (1) 俊艾:賢德之人。艾,通「乂」,音|ˋ,才德出眾。 (2) 堯、舜、禹、湯、文、武:指唐堯、虞舜、夏禹、商湯、周文王及周武王六個聖主。 (3) :后,周朝的先祖,生卒年不詳。相傳姜原因踐天帝跡而懷后,因初欲棄之,故取名曰棄。及長,帝堯舉為農師;有功,遂封於邰,號曰后,別姓姬氏。 (4) 契:殷代始祖。高辛氏的兒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枯萎憔悴。《文選.曹植.贈丁儀詩》:「黍委疇隴,農夫安所獲?」南朝齊.謝朓〈暫使下都夜發新林至京邑贈西府同僚〉詩:「時菊委嚴霜,寄言尉羅者。」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