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24.984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志同道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音ㄡˇ,通「偶」。 (5) 許由:字武仲,生卒年不詳。上古之高士,陽城槐里人。據傳帝堯以天下讓之,不受,隱于箕山;堯又欲官之,由謂其言汙耳,乃洗耳於潁水之濱。死後,葬於箕山頂,堯號為「箕山公神」,以配食五岳。 (6) 伯夷:名元,字公信。殷末孤竹君之子。相傳其父遺命要立次子叔齊為繼承人。叔齊讓位給兄長伯夷,伯夷不受,叔齊也不願登位,先後都逃到周國。周武王伐紂,二人叩馬諫阻。及殷亡,恥食周粟,隱於首陽山,采薇而食,遂餓死。 (7) 操違:操守、德行不同。 (8) 精麤:精細或粗糙。麤,音ㄘㄨ,通「粗」。〔參考資料〕 三國魏.曹植〈陳審舉表〉(據《三國志.卷一九.魏書.任城陳蕭王傳.陳思王...
終南捷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盧藏用舉進士,然不受重用,遂隱居終南山以求高名,後果被召任官的故事。見《新唐書.卷一二三.列傳.盧藏用》。後用於比喻求官或求名利的便捷途徑。明.章懋〈與韓侍郎書〉:「又休退多年,今驟得美官,而強顏復出,恐貽終南捷徑之誚。」《文明小史》第四四回:「張寶瓚借此認識了幾位當道,又結交了幾家富賈豪商,自以為終南捷徑。」
我行我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依所居的地位行其分內的事。語本《禮記.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後用以形容人不受外界影響,仍然依照自己的心意行事。《官場現形記》第五六回:「所以這件事,外頭已當著新聞,他夫婦二人,還是毫無聞見,依舊是我行我素。」
落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率性豪放、不受拘束。唐.杜牧〈遣懷〉詩:「落魄江南載酒行,楚腰腸斷掌中輕。」
三令五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寡人已知將軍能用兵矣。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願勿斬也。」孫子曰:「臣既已受命為將,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遂斬隊長二人以徇。用其次為隊長,於是復鼓之。婦人左右前後跪起皆中規矩繩墨,無敢出聲。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尹文子》逸文。 (2) 約束:指軍令。 (3) 布:宣告。 (4) 鈇鉞:音ㄈㄨ ㄩㄝˋ,古代之刑具,引申為刑罰。〔參考資料〕 《尹文子》逸文(據《文選.卷三.賦.張衡.東京賦》李善注引)將戰,有司讀誥誓,三令五申之,既畢,然後即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向別人說粗話、重話以示侮辱或責備。如:「責罵」、「叫罵」、「指桑罵槐」。《史記.卷五五.留侯世家》:「陛下輕士善罵,臣等義不受辱,故恐而亡匿。」《西遊記》第二五回:「你偷吃了他的果子,就受他些氣兒,讓他罵幾句便也罷了,怎麼又推倒他的樹!」
遊刃有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刀擦拭乾淨,收藏起來。在這則寓言中,莊子用牛的組織來比喻複雜的人際關係,要想在糾結難分的人情世故中不受傷害,得擁有一把用智慧錘鍊出來的「無厚之刃」。文章中,莊子用「遊刃必有餘地」來形容庖丁運使無厚之刃的自由揮灑,比喻處理世事,已臻得道的境界,後來就從這裡演變成「遊刃有餘」這個成語,用來比喻做事能勝任愉快,從容不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預料、推測。通「臆」。《論語.先進》:「賜不受命而貨殖焉,億則屢中。」
嗟來之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敬之食。春秋時,齊國饑荒,黔敖於路旁設食施予窮人,因態度不佳而遭拒絕。典出《禮記.檀弓下》。後用以指侮辱性或不懷好意的施捨。唐.楊烱〈唐右將軍魏哲神道碑〉:「軍井未建,如臨盜水之源,軍灶未炊,似對嗟來之食。」《兒女英雄傳》第二七回:「只因他一生不得意,逼成一個激切行徑,所以寧飲盜泉之水,不受嗟來之食。」也作「嗟來食」。
瑞文氏測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合用於跨文化的研究。另外,此測驗在神經心理學的診斷是非常有用的,因為測驗所測量的是推理與流動智力,而不受內容知識的混淆。(註1.2)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瑞文氏測驗、瑞文氏圖行推理測驗、瑞文氏漸進式矩陣、瑞文氏非文字推理測驗英文關鍵字:Raven Progressive Matrices、RPM 參考資料註1. 郭生玉(2010,三版)。教育測驗與評量(頁515~516)。臺北市:精華書局。註2.王文中、陳承德(譯)(2009,初版)。心理測驗(頁401~404)。臺北市:雙葉書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