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0.405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奉揚仁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奉行與發揚良好的仁德。《晉書.卷九二.文苑傳.袁宏傳》:「輒當奉揚仁風,慰彼黎庶。」
樾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淮南子.人間》:「武王蔭暍人於樾下,左擁而右扇之,而天下懷其德。」指群木聚成的樹蔭。後比喻獲得仁德的庇蔭。宋.王安石〈遊北山〉詩:「客坐苔紋滑,僧眠樾蔭清。」《紅樓夢》第九九回:「雖隔重洋,尚叨樾蔭。」
死有餘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死有餘辜」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漢代路溫舒,字長君,鉅鹿東里人,為人勤學不倦。漢宣帝剛即位不久,任職獄官的路溫舒就上書建議宣帝開仁德之心,減緩犯人的刑期。他認為天下至今不能太平,是因為獄官執法過於嚴苛,而秦朝之所以會滅亡也是因為這個緣故。和古代獄官相比,現今獄官太過草率不人道,因為他們一方面害怕執法有過失受到處分,一方面為了順利結案,於是對捉到的疑犯行刑逼供,受不了刑求的疑犯只得勉強認罪。以這種不當手法取得的供詞,即使最後是由咎繇來斷案,也會認為人犯實在罪惡深重,連死都不足以抵罪。因此,他期望宣帝能夠聽取各方諫言,廢除嚴苛的刑罰,讓天下回歸太平。「死有餘辜」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個成...
殺身成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殺身成仁」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殺身成仁」是指為了成全仁德而犧牲性命。這句話出自於《論語.衛靈公》篇孔子所說的一段話。孔子說:「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這段話的大意是說:志士仁人不會因為貪生怕死而做出違背仁德的事,反而會為了護衛仁德的標準而犧牲性命。為什麼孔子會如此強調「仁」的重要呢?因為「仁」就是「人與人之間和諧美好的關係」,在家裡面就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關係;擴大到社會上,就是君臣有禮、朋友有義的關係。這種關係就是倫常,所以孔子說:「君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論語.學而》)「仁」從個人修身做起,最後擴充成為維繫家庭和社會的力量。這種力量發...
緣木希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緣木求魚」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戰國時的齊宣王,因為仰慕春秋時齊桓公與晉文公的霸業,很想效法他們,便向孟子請教有關他們的事蹟。孟子說他沒聽說過,但可以為齊宣王講述如何以仁德統治天下。孟子認為,要以仁德統治天下,最重要的就是要知道去照顧、愛護百姓。可以先從尊敬自己的父兄、愛護自己的子弟開始,然後推及別人的父兄子弟,這樣就能治國、平天下了。如果不從這基礎開始做起,就想開疆闢土,使其他諸侯歸順而稱霸天下的話,正如同爬到樹上去抓魚,是不可能達成的。後來《孟子》原文的「緣木求魚」演變成一句成語,用來比喻用錯方法,徒勞無功。
至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最崇高的仁德。《孟子.盡心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三國演義》第四○回:「孔融出府,仰天歎曰:『以至不仁伐至仁,安得不敗乎!』」
人謀敓天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人定勝天」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逸周書》原名《周書》,或稱《汲冢周書》,由戰國時人編集古代文獻而成,記載上古至周的一些傳說事蹟。〈文傳解〉記載周文王即位第九年春天在都城鄗,對後來的周武王姬發所說的一段話,內容期勉姬發成為一個仁德愛民的國君,並且指出治理國政時應該順應四時,在合宜的季節耕種、打獵、砍伐草木,不獵殺有孕和幼小的動物,讓土地有足夠的時間休養生息,是保持國力強盛不衰的方法。其中提到:「兵強勝人,人強勝天」,說明強大的兵力可以勝過人力,而人力可以戰勝天命、克服自然阻礙。後來「人定勝天」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人的智慧和力量,能夠克服自然阻礙,改造環境。
死有餘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死有餘辜」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漢代路溫舒,字長君,鉅鹿東里人,為人勤學不倦。漢宣帝剛即位不久,任職獄官的路溫舒就上書建議宣帝開仁德之心,減緩犯人的刑期。他認為天下至今不能太平,是因為獄官執法過於嚴苛,而秦朝之所以會滅亡也是因為這個緣故。和古代獄官相比,現今獄官太過草率不人道,因為他們一方面害怕執法有過失受到處分,一方面為了順利結案,於是對捉到的疑犯行刑逼供,受不了刑求的疑犯只得勉強認罪。以這種不當手法取得的供詞,即使最後是由咎繇來斷案,也會認為人犯實在罪惡深重,連死都不足以抵罪。因此,他期望宣帝能夠聽取各方諫言,廢除嚴苛的刑罰,讓天下回歸太平。「死有餘辜」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個成...
多華少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華而不實」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左傳.文公五年》載,春秋魯文公五年,在甯地掌管旅舍的大夫甯嬴,遇到出使衛國回來的晉大夫陽處父,覺得他是個仁德的君子,於是告別妻子追隨他而去。可是,過沒幾天,甯嬴就回來了,妻子問他為什麼這麼快回來?他回答說:「陽處父的個性太過剛強偏執。即使是像上天那麼剛強無情,尚且不干涉四時運行,更何況是人呢?而且一路上和他交談下來,覺得他說的話內容虛浮而不切實際,言過其實,容易觸犯別人,招致怨恨。眾人都怨恨他,我怕跟隨他還沒獲得利益就先遭到災難,所以離開他。」後來「華而不實」被用來比喻虛浮而不切實際。此外,在《國語.晉語四》中,可以看到「華而不實,恥也」這句話。...
高天厚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比喻仁德恩惠深厚。《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一:「若蒙海涵,小生此生以死相報,誓不忘高天厚地之恩。」也作「天高地厚」。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