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隔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互相有阻隔、有距離。[例]她與孩子經常溝通觀念,可避免產生隔閡,並增加母子間的感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胸部的後面,從後腰以上到脖子以下的部位。如:「背痛」、「虎背熊腰」。
泛指物體的反面或後面。如:「刀背」、「背面」、「手背」。
用背部對著。如:「背山面海」、「背著太陽」、「背水一戰」。
離開、拋棄。如:「背棄」、「離鄉背井」。
違反。如:「背叛」、「違背」、「背約」、「背信忘義」。
躲避、瞞著。如:「背地裡」、「你是不是背著我幹了什麼壞事?」
默念、記憶。如:「背書」、「背誦」、「背臺詞」。
運氣不好。如:「最近手氣真背。」
聽力不好。如:「耳背」、「背聽」。
負荷、擔負。如:「背小孩」、「背黑鍋」、「背負重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離、離開。如:「告別」、「暫別」、「永別」、「臨別依依」、「久別重逢」。
分辨、區分。如:「辨別」、「判別」、「識別」、「分門別類」。
類。如:「性別」、「國別」、「派別」、「職業別」。
另外的。如:「別人」、「別處」、「別號」、「別有洞天」、「別出心裁」、「別開生面」。
不要。如:「別生氣!」、「別理他!」、「別多心!」、「別走好嗎?」
用別針或大頭針等將物體固定。如:「別上一朵胸花。」、「把紀念章別在胸前。」
轉。如:「別過臉去」。
莫非、莫不是。表示揣測的意味。如:「別是我猜錯了?」
別針:一種用來將飾物配掛在物體上的特製彎針。如:「安全別針」。
捕風捉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空穴來風,望風捕影,無中生有反義:耳聞目睹,言必有據,真憑實據,實事求是辨似: 「捕風捉影」及「無中生有」都有毫無根據、不實在的意思。 「捕風捉影」側重於沒有根據的揣測;「無中生有」側重於憑空捏造。 捕風捉影 無中生有 辨似例句 ○ ㄨ 孩子是否被綁架都尚未證實,你先別~地胡思亂想。 ㄨ ○ 我又沒得罪過他,不知他為什麼要~地編造謊言來誣陷我?
家徒四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5 相似詞6 相反詞7 5.例句 1.出處 出自漢朝 司馬遷 所著史記 的 司馬相如傳 2.語譯 徒:只有的意思比喻非常的貧窮 3.故事內容 漢書‧司馬相如傳上:「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與馳歸成都,家徒四壁立。」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 環堵蕭然、家貧壁立、室如懸磬 相反詞 富可敵國、富甲一方 5.例句我現在可以說是家徒四壁,哪有多餘的能力提供孩子上私立大學讀書呢?
柯爾伯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ty)-九歲以上到成人,面對道德兩難情境時,一般都是遵從世俗或社會規範。 第三階段:尋求認可取向(乖孩子取向)-尋求別人認可,凡是成人讚賞的,自己就認為是對的。社會大眾認可的就是對的,社會大眾反對的就是錯的,此取向是從在家順從父母管教養成的,以後擴大到社會人際關係。 第四階段:遵守法規取向-遵守社會規範,認定規範中所訂定的事項是不能改變的。是一種信守法律權威重視社會秩序的心理取向,在心理認同自己的角色,在行為上有責任心,以及義務。第三期 後習俗道德期(postconventional level of morality)...
不知所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手忙腳亂,手足無措,六神無主,張皇失措,驚惶失措反義:泰然自若,從容不迫,應付自如,臨危不亂辨似: 「不知所措」及「六神無主」都是用於形容慌亂的樣子。 「不知所措」側重於形容行為舉止的慌亂;「六神無主」側重於形容心理狀態的慌亂。 不知所措 六神無主 辨似例句 ○ ㄨ 這間旅館突然發生火災,所有的房客都~。 ㄨ ○ 驚魂未定的孩子,~地東張西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接吻,或用面部接觸。如:「低下頭去親一親孩子。」《儒林外史》第一四回:「戴著斗笠親嘴──差著一帽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第二人稱,亦指對方。如:「你好嗎」、「你死我活」。《周書.卷五○.異域傳下.突厥傳》:「你能作幾年可汗?」《老殘遊記》第一三回:「你瞧!這孩子傻不傻?」
孟母三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孟子的母親為激勵孟子勤奮好學,曾為選擇環境而搬家三次,終於把孟子培養成一代大儒。後遂以此形容家長為教育子女,選擇良好的學習環境所花的苦心。[例]許多家長效法孟母三遷的精神,不斷搬家,為的就是給孩子一個好的學習環境。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