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671.8757 ms
共 130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感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感激不忘,如佩不離身。唐.李商隱〈上尚書范陽公第三啟〉:「感佩恩私,不知所喻。」《紅樓夢》第九三回:「倘使得備奔走,餬口有資,屋烏之愛,感佩無涯矣。」
2.感動欽佩。如:「他奮勇救人、不顧危險的行為,實在讓人衷心感佩。」宋.蘇軾〈答臨江軍知軍啟〉:「感佩之至,筆舌難宣。」
|
同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同的感受或感想。如:「對這個事件,我和你深有同感。」
|
傷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所感觸而悲傷。宋.柳永〈滿江紅.萬恨千愁〉詞:「添傷感,將何計?空只恁,厭厭地,無人處思量,幾度垂淚。」《紅樓夢》第六七回:「且說寶玉送了黛玉回來,想著黛玉的孤苦,不免也替他傷感起來。」
|
正義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好善嫉惡,有維護正義、主持公理的心思與熱情。如:「他因為富有正義感,所以去投考警察學校。」
|
感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互相感動相應。《易經.咸卦》:「二氣感應以相與。」
2.受外界事物的影響,而引起相應的情感和動作。《漢書.卷二二.禮樂志》:「《書》云:『擊石拊石,百獸率舞。』鳥獸且猶感應,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西遊記》第三六回:「你本是泥塑金裝假像,內裡豈無感應?」
3.人以精誠感動神明,神明自然會回應人。《漢書.卷二五.郊祀志下》:「皆有神祇感應,然後營之。」
4.用於表示交互影響的物理現象,例如靜電感應、電磁感應等。
|
感情用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憑個人好惡和一時的情感衝動處理事情。如:「你這樣感情用事,於事無補。」
|
感覺記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感覺記憶2 程序3 注意4 參考書目5 關鍵字 感覺記憶定義:英文名字是sensory memory,它的記憶來源如同字面上所示,主要來自感覺的記憶,包含看、聽、聞、摸等感官刺激接受到後所形成的短暫記憶,除了極短的記憶時間有別於其他記憶之外,在形成記憶的一瞬間,是保持著最完善的紀錄,外在刺激是甚...
|
天人感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意和人事的相互感應。為中國哲學中關於天人思想的學說,認為人的行為能感應上天,上天也能影響人事。漢董仲舒在答武帝策問中有詳細的闡論。《大宋宣和遺事.亨集》:「臣切謂天人感應,一理也。人心悅則天意得;人心怨則天變彰。」
|
虛假的優越感(_false_sense_of_superiority_)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虛假的優越感」之意涵2 以「虛假的優越感」來輔導兒童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虛假的優越感」之意涵阿德勒提出的「優越感」,是「自卑感」相對應的概念。自卑感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