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97.337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你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爭鬥得非常激烈。元.李壽卿《度柳翠》第一折:「世俗人沒來由,爭長競短,你死活。」《水滸傳》第四九回:「既是伯伯不肯,們今日先和伯伯拼個你死活!」
者生,逆者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順從的就能生存,違逆的就會滅亡。《三國演義》第三回:「卓怒叱曰:『順者生,逆者死!』遂掣佩劍欲斬丁原。」也作「順者吉,逆者衰」、「順者昌,逆者亡」。
學習;自導向學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學習(self-learning)和自導向學習(self-directed learning;以下簡稱自導學習)都是指學習者主動執行的個別學習,兩者的略微差異在於前者比較偏向日常用語,後者則是源自學術領域的用語。另外,在英文用字方面,源自希臘字的「autodidaxy」和「autodidacticism」,也是自學習或自教育之意。  自導學習的哲學概念源自於美國心理學家Abraham Maslow的「自實現」需求層次說,以及Carl Rogers的人本學習論──主張個體具有主動及持續自發展的傾向。具體理論建構則在Cyril O. Houle於1961年出版《探索的心靈》(Th...
Knowles, M. S. (1975). Self-directed learning: A guide for learners and teachers. Englewood Cliffs: Prentice Hall/Cambridge.
郭麗玲(2002)。成功自導向學習與五行。台北市:秀威資訊。
鄧運林(2000)。開放學習與自導向學習。隔空教育論叢,12,27-46。
肯定訓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肯定行為是指在不侵犯別人的權利下,經由選擇適當的行為與陳述,而維護自己基本的、合理的權利,亦即以社會能接受的方式表達情感而不焦慮。故自肯定的基本精神是:凡是對人對己合理的事,都有權利作適當的溝通,且自在的表達自己的情感。
  許文明(民78)回顧李奈亨(Marsha M. Linehan)一九七九年的文獻,綜合自肯定具有下列特徵:
  1.能適當的自表達,維護個人權益或人際和諧。
  2.言行表達流暢自在,沒有不當的焦慮。
  3.自肯定行為合乎社會表達方式,切合情境,並公開直接而坦然的表達。
  4.其行為是自然反應,非強制或...
彼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方的氣勢增長,而己方卻逐漸消退、微弱。如:「面對這種彼長消的情況,大家要力圖挽回頹勢。」
監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監控一詞有兩方面的涵義:其一是當成後設認知(metacognition)的一部分,另一種觀點則認為等於後設認知。
  布朗(Ann L. Brown)持第一種觀點,認為自監控是後設認知的一部分。在布朗的後設認知理論中,將後設認知分成:認知的知識與認知的調整兩部分。認知的調整包括計畫、監控和查核結果三方面,而監控是指個人對於自己的認知活動具有監督、控制、測試、修正,或是重新安排認知策略的能力。
  另一方面,傅來福(John H. Flavell)的後設認知理論則經常被當成是認知的自監控。傅來福認為後設認知包括認知目標、後設認知知識、後設認知經驗,和認知行動或策略...
中心語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依皮亞傑(Jean Piaget)之見解,前運思期兒童(約從二歲至七歲)之符號功能中,最重要的但出現最晚的為語言。由於語言的使用,兒童得能描述過去與未來的事件。前運思期兒童所使用的語言,兼具兩種顯著不同的功能:一為自中心的或個人的功能(egocentric or private function),即自中心語言;另一為社會化的或公開的功能(Socialized or public function),即社會性語言(socialized speech)。
  自中心或個人的功能係基於自的目標而使用,以自言自語、不與人溝通的方式呈現,且不將自己安置在聽者的觀點之中。自中心語...
區隔化之意涵自區隔化是Bowen多世代家族治療的概念。Bowen(1978)分別從內在精神與人際之間的兩大面向來看待自區隔化:1. 內在精神面向:自區隔化是指個人能夠平衡理性功能及情緒功能的程度,即個人能夠依照情境的不同而進行理性思考或情緒體驗。2. 人際之間面向:自
引導學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引導學習(self-directed learning)係指學習者根據自己需求,設定學習目標,決定學習內容、方式、進度和資源,並為自己學習結果負其責任的一種學習歷程。目錄1 起源2 理論基礎3 中英文關鍵字4 參考書目: 起源自引導學習最初起源自成人教育,學者K. P. Cross 曾估價約有七成的成人學習是屬於自引導學習,所以這種學習方式在終生學習扮演相當中要角色。...
你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來往非常頻繁。如:「這兩親家你來往,交情非比尋常。」也作「你來去」。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