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7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47.999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父仇不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願與父仇之人共存於世間。比喻仇恨極大,不易化解。語本《禮記.曲禮上》:「父之讎,弗與共天。」《幼學瓊林.卷一.天文類》:「父仇不共天,子道須當愛日。」《兒女英雄傳》第一七回:「至於為親報仇,所謂父仇不共天,豈容片刻隱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滿頭白髮。形容人老。《漢書.卷六四上.嚴助傳》:「天下賴宗廟之靈,方內大寧,白之老,不見兵革。」後為老人的代稱。宋.陸游〈新涼書懷〉詩:「鄰曲今年又有年,垂髫白各欣然。」
著斗笠親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歇後語)差著一個帽子。比喻有很大的距離。《儒林外史》第一四回:「我說二三百銀,你就說二三十兩,著斗笠親嘴──差著一帽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承當、負責。《儒林外史》第七回:「須要十分誠敬,若有些怠慢,山人就擔不起!」也作「擔待」。
亞茨可(1842-1903)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亞茨可,1842年1月27日生於普魯士(Prussia)上西勒西亞(Upper Silesia)的新城(Newstadt)。1863年畢業於波昂大學,畢生致力於德國的圖書館事業,1903年病逝,享年61歲。
  亞茨可對圖書館事業的貢獻,主要有以下各項:
  (一)德國圖書館學會的主要催生者。該學會成立於1900年,氏曾多方聯絡,促成其事。
  (二)德國圖書館學教育的先驅者。從1886年起,氏任哥廷根(Gottingen)大學的圖書館學教授。自1893年起,普魯士政府規定圖書館員須具備專業資格證書,氏成為資格審查委員會主席,致力於提高圖書館員的素質...
名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653~1713)字田有,號褐夫,別號憂庵,清桐城人。研究明史甚力,因所著《南山集人》仍用明永曆年號,坐大逆伏法,株連眾多,為清代著名的文字獄。享年六十,著有《南山集》等書。
一代畫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代畫史-進 生平(西元1388-1462年),字文進,號靜庵,又號玉泉山人,浙江錢塘(今杭州)人。據說他早年隨著當地畫家學畫,以擅畫山水、人物而知名。宣德年間,推薦入宮廷供職,由於畫藝超群,享譽王公貴卿之間。不過,後來受到同僚的嫉妒與排擠,不得重用,悵然南歸。放歸後,在杭州仍然繼續作畫,從學者甚眾,對當時畫壇影響甚巨,後世稱其為浙派之祖。 作品特質 擅以濕潤的墨暈與健勁的大斧劈皴法來表現山石,人物造型準確,行筆頓跌分明,尤喜作蠶頭鼠尾描。雖效習古人傳統,仍具南宋馬夏畫派的餘緒,卻不為成法所拘,而自出新意,形成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頭頂著星宿。比喻極早出門或極晚回家。唐.王績〈答馮子華處士書〉:「或時與舟人漁子,分潭並釣,俛仰極樂,星而歸。」宋.蘇軾〈將至筠先寄遲适遠三猶子〉詩:「對床欲作連夜語,念汝還須星起。」
2.早出晚歸。語本《呂氏春秋.開春論.察賢》:「巫馬期以星出,以星入,日夜不居,以身親之,而單父亦治。」後用以稱譽能幹的官吏。唐.羅隱〈夜泊義興戲呈邑宰〉詩:「溪畔維舟問星,此中三害有圖經。」
天之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能共存於世的仇。比喻仇恨極深。《大宋宣和遺事.貞集》:「一時士大夫甘心講和,酣絭於湖山歌舞之娛,而忘父兄不共天之仇矣。」
木匠枷--自作自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貶)枷,古時套在犯人脖子上的木製刑具。枷由木匠所製,木匠卻又自己上它。比喻自己做的事自己承擔。例:這個法係佢定个,結果佢自家乜做毋著,正經係木匠枷--自作自受﹝又讀mug21 ciong53 dai53 ga33 cii53 zog21 cii53 shiu53大﹞。(這個法是他定的,結果他自己也做不到,真是木匠枷--自作自受。)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