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839.55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雪泥鴻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鴻雁踏過雪泥遺留的爪痕。語本宋.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詩:「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比喻往事所遺留的痕跡。清.黃宗羲〈王九公邀集湖舫同毛會侯許霜巖王獻廷祝兒〉詩:「雪泥鴻爪知無定,相對那能不黯然。」也作「飛鴻踏雪」、「飛鴻雪爪」、「飛鴻印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牲畜背上載負的東西。宋.陸游〈短歌示諸稚〉詩:「再歸又六年,疲馬欣解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穗狀的東西。[例]燈穗、帽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把東西附加在頭、面、胸、臂等處。如:「戴花」、「戴帽子」、「戴眼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逃。《法苑珠林.卷二六》引南齊.王琰《冥祥記》:「蘇峻之亂,都邑人士皆東西波遷。」《樂府詩集.卷二五.企喻歌辭.橫吹曲辭五.四曲之一》:「鷂子經天飛,群雀兩向波。」
奇貨可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珍異的貨品,可以收藏聚集起來,等候高價出售。語出《史記.卷八五.呂不韋傳》:「子楚,秦諸庶孼孫,質於諸侯,車乘進用不饒,居處困,不得意。呂不韋賈邯鄲,見而憐之,曰:『此奇貨可居。』」後比喻仗恃某種專長或有利用價值的東西作為資本以謀利。《幼學瓊林.卷三.人事類》:「事有大利,曰奇貨可居。」
雞鳴狗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狐白裘。可是孟嘗君僅有的一件價值千金的狐白裘,已經先送給昭王了,怎辦呢!這時,隨行的門客中有個善於偷東西的人,像狗一般的機靈;他在夜裡潛入秦宮,偷出了那件狐白裘,立刻把它獻給燕姬。燕姬向昭王一說,昭王果然答允放走孟嘗君,讓他們回國去。孟嘗君料到昭王要後悔,就立刻逃走。逃到函谷關,正是半夜。關上規定,每晨雞鳴以後才能開關讓商旅通行。這時,門客中有一個善於模仿雞鳴的人,他「喔喔」地叫了幾聲,引得附近農村中的雞都叫了起來。守關的人以為天亮了,便打開關門,讓他們過關,逃出了秦國。等秦昭王派兵追來的時候,他們早已離境遠了。由於這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要是、如果。[例]他要來了,就把東西交給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亡失的東西。如:「路不拾遺」。《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子產退而為政。五年,國無盜賊,道不拾遺。」《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次之又不能拾遺捕闕,招賢進能,顯巖穴之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美、善,理想的。如:「好東西」、「好風景」、「花好月圓」、「好人好事」。唐.韋莊〈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詞:「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