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06.2508 ms
共 10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半生半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食物還未完全煮熟。如:「這些半生半熟的菜餚,令人難以下嚥。」也作「半生不熟」。
|
不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放進水中煮熟的麵餅類食品,如現代的「拉麵」。晉時稱「湯餅」,唐時稱「不托」。《新五代史.卷四○.雜傳.李茂貞傳》:「昭宗謂茂貞曰:『朕與六宮皆一日食粥,一日食不托,安能不與梁和乎?』」宋.歐陽修《歸田錄》卷二:「湯餅,唐人謂之不托,今俗謂之餺飥矣。」也作「餺飥」。
|
煙火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煮熟的食物。道家以辟穀修養為成仙之道,不吃煙火之食。《西遊記》第四四回:「原來孫行者不大喫煙火食,只喫幾個果子,陪他兩個。」簡稱為「煙火」。
|
下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麵放入鍋內煮熟。
|
麥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煮熟的麥片。為現今流行的刨冰佐料。
|
棗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棗煮熟後去皮、搗爛製成的泥狀物。多用作糕餅的餡。如:「棗泥月餅」。
|
長年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臺灣民間年俗。指加肉煮熟的整片芥菜。藉長長的芥菜片來象徵長壽。
|
補苴調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補苴,補綴。調胹,烹調煮熟。「補苴調胹」比喻修飾理論或文章,使之更加完美。宋.王安石〈漣水軍淳化院經藏記〉:「博聞該見有志之士,補苴調胹,冀以就完而力不足,又無可為之地,故終不得。」
|
涮鍋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肉片、蔬菜等放在特置的沸湯鍋裡煮熟,取出來沾著佐料吃的食用方式。也稱為「涮羊肉」。
|
老龜煮不爛,移禍於枯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三國時有人獻大龜于孫權,孫權命人烹煮,燒柴萬車,仍未煮爛。後諸葛恪獻言,用老桑樹當燃料,果真立即煮熟。故後來煮龜多用桑薪。見南朝宋.劉敬叔《異苑.卷三.諸葛博識》。比喻平白無故遭受連累。《喻世明言.卷二六.沈小官一鳥害七命》:「將李吉押赴市曹斬首,正是『老龜煮不爛,移禍於枯桑。』」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