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87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溫庭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美,故在此就其生平及詞風論述其對詞律形成之貢獻。 著作溫庭筠著有《握蘭》、《金荃》二集,均已散亡,現存的《花間集》收集了66闋他的詞作、列為篇首。[1]溫庭筠詞風婉麗、情致含蘊、辭藻濃豔,今存310餘首,後世詞人如馮延巳、周邦彥、吳文英等多受他影響。 評價1.《北夢瑣言》言他「才思艷麗,工於小賦,每入試,押官韻作賦,凡八叉手而八韻成」,時人稱「溫八叉」。2.《舊唐書‧文苑傳》說他「士行塵雜,不修邊幅。能逐絃吹之音,為側豔之詞」3.張惠言《詞選序》:「唐之詞人,溫庭筠最高,其言深美閎約。」4.劉熙載《藝概》卷四《詞曲概》...
麻痺不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麻木不仁」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黃帝內經》共十八卷,內容包括黃帝內經素問、靈樞經兩部分。是春秋戰國前醫療經驗和理論知識的總結,並為現存最早的中醫理論著作。在《黃帝內經素問》的〈痺論〉中記載痹症的症狀、病因、治療方法等。「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榮衛之行濇,經絡時疏,故不通。皮膚不營,故為不仁」。意思是說:「痺症」,是人體肌表經絡遭受風寒溼等外邪侵襲後,氣血運行失常,因而引起肢體、關節等處疼痛、痠楚、麻木等的一種疾患。一般分成風寒濕痺和熱痺。風痺常導致關節疼痛;濕痺不只關節疼痛,嚴重的還會麻木失去知覺;熱痺會導致關節疼痛灼熱紅腫。所以「麻木不仁」本是種失去知覺的病狀,後來演變為一句...
亞洲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亞洲象(Elephas maximus)1.1 破壞環境1.2 關鍵字1.3 參考書目 亞洲象(Elephas maximus)1. 大象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陸地動物。牠灰色的龐大身軀,和長牙、長鼻子都很醒目,如今現存的大象只有兩種,非洲象和亞洲象。亞洲象多分布在有草原的樹林裡,牠們也以小群體為生活,不過在以雌大象為主體的象群裡,通常也會有一頭雄象。過去亞洲象習慣隨季節變遷進祥長途遷移,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大象棲息地已經變成農場,這些習慣也已經...
斷章取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至涇水,大家為是否渡河而猶豫不決,晉國大夫請魯國大夫孫叔豹表示意見,孫叔豹就賦了〈匏有苦葉〉,這首詩現存《詩經.邶風》中,首章是:「匏有苦葉,濟有深涉;深則厲,淺則揭。」原詩是刻畫一位待嫁女子決意出嫁的心情。但這當然不是孫叔豹想要表達的意思,他只是借以表示,無論水深水淺,一定要渡過河去。這種「賦詩斷章」的方式,在《左傳》中屢見不鮮,所以盧蒲癸才會有「賦詩斷章,余取所求焉」的說辭。後來「斷章取義」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原專指截取《詩經》的前身當時稱為《詩》的詩集中某詩的部分以為己用,而不顧原詩的本意。今則多用來泛指截取詩文或談話中的某一段落而言。
衣裳楚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衣冠楚楚」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衣冠楚楚」原作「衣裳楚楚」。《詩經》是現存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大抵收錄周初至春秋中葉的作品,反映出當時的社會生活、人民思想和情感。〈蜉蝣〉一詩以有人以為是沒落士大夫的哀嘆,或嘆息人生短促的詩。詩中說到蜉蝣的翅膀薄又亮,真像鮮明的衣裳。可是生命朝生暮死,令我心很是傷悲,蜉蝣如此,我也是如此!我的人生歸處在何方啊!詩中以「衣裳楚楚」形容服裝整齊亮麗。後來「衣冠楚楚」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男子服裝整齊出眾。因古代男子盛裝,必須戴冠的緣故。
九品官人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只將官職分為九等,同時也是一種嶄新的官吏任用法,亦即在郡設「中正」,「中正」聽取該郡鄉論,而將當地的現存人物─包括他郡流入者─附以品第,稱為「鄉品」,然後將此鄉品以及中正對他們的德行、才能所做的評語一起呈報中央,此呈報書即稱為「狀」。中央政府任用這些人為官時,即以低鄉品四級的官品任用,隨後可升任與鄉品相等的等級。因此,九品官人法也稱為「九品中正法」。制定的目的是在於發掘在野或流亡此地的人才,同時也有繼承漢代鄉舉里選之意。但是,漢代的鄉里制度已經被破壞,基層的鄉論已斷絕,或不能發揮作用;屯田區又在國家直接統治下,鄉論更不能...
賽夏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第三天「送靈」,一連四天三夜的祭典活動,總稱為「巴斯達隘祭典」。巴斯達隘祭典是台灣原住民族群中,現存相當完整也相當獨特的一種祭典,其完整性可以從祭典的歌謠和音樂性看出,其獨特性則是巴斯達隘矮靈祭是在對一族的恩怨雙重心理下,所產生的一種近似「贖罪」的祭典,與其他族群的豐年祭、祖靈祭或是感恩祭不同。(註二P.45)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賽夏族Keyword:Saisiyat 參考資料鈴木 植(1999)。台灣原住民風俗(第一版)。台北市:原民文化。(註一)亞磊絲‧泰吉華坦、達西屋拉彎‧畢馬、田哲益(2006)。認識台灣原住...
毛公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周宣王時青銅器,清道光末年出土於陝西岐山,銘文計有四百九十七字,是現存青銅器中,文字記載最長的。現藏於國立故宮博物院。
非洲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非洲象(Loxodonta africana)(註2)1.1 兩種大象比較1.2 關鍵字1.3 參考書目 非洲象(Loxodonta africana)(註2)1. 大象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陸地動物。牠灰色的龐大身軀,和長牙、長鼻子都很醒目,如今現存的大象只有兩種,非洲象和亞洲象。非洲象是世界上最大的陸生動物,牠站起身來肩高可高達3.7公尺。雄性象的體重能夠達到六噸,大約是普通成年人體重的80倍。為了要維持體力,非洲象每天要食用380公斤的食...
日本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目で建立された。工芸品では正倉院宝物が有名。称徳天皇が作らせた百万塔におさめられた百万塔陀羅尼は、現存する世界最古の印刷物と言われている。 平安時代 鎌倉時代 南北朝時代 室町時代 戦国時代 安土桃山時代 江戸時代 明治時代 大正時代 昭和時代 平成時代 歴史認識・歴史叙述 脚注 参考文献 関連項目 外部リンク日本の歴史wiki 註解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