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8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93.775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認知學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認知學習是解釋基本學習歷程的主要理之一;認知者強調,在學習過程中個體是主動的參與者,會主動的根據情境中的線索提出假設、驗證假設,並進而解決問題。為了因應環境的要求與限制,經常需要涉及經驗的重組與認列結構的改變。認知者不同意聯結者對學習行為的看法,認為行為不單是刺激反應的聯結與習慣化,尤其在複雜的行為中,如語言的學習與獲得、思考推理、邏輯判斷、概念的學習、問題解決等,更有「認知」的成分。
  德國心理學家柯勒(Wolfgang Köhler)一九二五年對黑猩猩的學習行為進行觀察與實驗。將飢餓的黑猩猩關在籠裡,離開籠子不遠處有食物和木棒,發現黑猩猩在幾次未成功的嘗試之後,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荒唐錯誤的言。如:「別聽他說得冠冕堂皇,其實是一派謬。」《漢書.卷二三.刑法志》:「夫以孝文之仁,平、勃之知,猶有過刑謬如此甚也,而況庸材溺於末流者乎?」《文明小史》第四○回:「王布衣的夫人,說的是破三從四德的謬,女子也同男子一般,生在地球上就該創立事業。」
誅心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趙盾不討伐弒君的亂臣賊子,而史官記載為趙盾弒君,後世稱此為「誅心之」。見《左傳.宣公二年》。後指不問罪跡如何,僅就動機用心而加以譴責的言。亦指深刻的言或批評。《鏡花緣》第九○回:「那時他雖滿嘴只說未將剪子帶來,其實只想以手代剪。這個『撕』字乃誅心之,如何不切!」
六六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六六討法(Discussion 66)目錄1 定義2 優點3 缺點4 步驟5 注意事項6 實施要訣7 關鍵字 定義這是以腦力激盪法為基礎,使在最短時間內達到人人參與、集思廣益的方法。此法又稱嗡嗡法,意謂一旦開始,氣氛熱鬧非凡。其原意為六人一組,每人發言一分鐘,最後由主席歸納出最好的意見。在實際運用上,可視實際需求做變通,每組人數的略增減,並得增列自由討時間,實際費時約10~15分鐘。 優點1. 能在短時間中使團體氣氛活躍、熱絡,提升討
紮根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紮根理(Grounded theory),為質性研究的一種研究方法,其在運用的過程中,理會從資料當中浮現出來,而紮根理的目的就是從實際研究中統整出理。紮根理的關鍵要素:理
包比(J._Bowlby)的依附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依附理(Attachment theory)是一個(或一組)關於為了得到安全感而尋求親近另一人的心理傾向的理。當此人在場時會感到安全,不在場時會感到焦慮。此理最早由約翰·鮑比在1950年代提出。關於依附理的一著名系列動物實驗是哈利·哈洛對恆河猴所做的實驗,此實驗顯示依附不僅僅是由生物本能如饑餓所...
人口轉型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人口轉型界定2 三階段理2.1 壹、 潛在高成長率的穩定人口2.2 貳、 轉型期的成長2.3 參、 低成長率的穩定人口3 關鍵字4 參考文獻 人口轉型界定人口轉型理特指某一國家18世紀以來,自農業經濟逐漸轉變至工業經濟時,其人口在工業時代之前,出生率及死亡率兩者都很高,因此人口成長速度緩慢,即是所謂高穩定階段。進入工業化階段後,工業化對環境的改善,開始降低人類的死亡率,而同時期的人口出生率仍舊處於高位,人口成長呈現爆炸性加速。一旦進入工...
認知理取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認知理取向(Cognitive approach)目錄1 定義2 認知觀點對教學設計的貢獻3 教學策略的應用4 教學設計的轉移5 對回饋的看法6 關鍵字7 參考資料 定義認知取向的學習理是目前影響教學設計的主要因素。主要在探討教學刺激與學習者反應的內在認知結構,認知表現(performance)與形成的過程。什麼是認知?一是表示「即將知道」,也就是個體知覺、理解、思考、記憶、注意的內在歷程;另一是指與注重外在可觀察行為相反的理
目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的主張,存在於自然界的所有東西都具有他們個別存在的目的,他們自身的價值,不是在別的,正是在於他們的活動或運行與實現這個目的不謀而合。某些受目的影響的生態學家認為,自然生態系統具有一個目的,那就是維持本身所具有良好而和諧的秩序,不僅如此,其中所有的構成物種與個體都具有自己的位置,以自己獨特的方式為整個系統的秩序做出貢獻,因而都具有他們自身的價值,完全不依賴於人類是否能夠利用他們維生或創造文明。他們甚至認為,以人為的方式去干擾或騷動自然的生態系統是不應該的。由於實證科學的發達,目的逐漸受到質疑,「目的」不再是我們解釋自然(或自然界的任何物種與個體)為什麼存在所必須訴諸的項目,因此將一套...
  「目的」一詞包括三個不同的概念:一是神學中的目的證(Teleological Argument):二是科學中的目的解釋(Teleological Explanation);三是倫理學中的目的倫理學(Teleological Ethics)。
1.神學中的目的證試圖證明上帝存在,又稱為設計的證(argument from or to design);其主要點為:在這個宇宙中,萬事萬物搭配得如此巧妙協調,人者如星球之運行,小者如手與眼的關係,這協調的整體絕不是偶然的,而是出自一個設計者,這個設計者就是上帝。目的證、存有證(Ontological Argu...
多元智力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概2 研究方法3 結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概Howard Gardner所提出的多元智能理(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包含了八種能明顯區隔且相對獨立的智能,每一種智能都是獨立運作的系統,然而不同系統間也會彼此互動而影響整體的智能表現。1. 語文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