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7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184.60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發現學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現學習(discovery learning theory)目錄1 理要義2 在教學上的應用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理要義布魯納倡導的發現學習(discovery learning theory)強調學生主動對所學事物的自然探索,從而發現事象變化的原理原則,是產生學習的主要條件。此理
〔齊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齊物〕是〔莊子〕內七篇中的第二篇,與〔逍遙遊〕(參見「逍遙遊」)互為表裡,同為莊子哲學的核心。〔齊物〕的主旨在說明人的 「芒昧存在」、主觀偏執,是萬事萬物之所以有差別的真正原因。(「芒」指不知其所以然而然;「昧」即不明)。究極自然之理,萬事萬物原渾同一體,無所分別。因此唯有超越自我,破除執見,體悟大道,始能達到物我合一之境,明白萬物齊平之理。
  在〔齊物〕中,莊子一開始便以「吾喪我」三字點出全篇宗旨。南郭子綦隱(靠)几而臥,仰天而噓,看似形解神離,自稱已達忘我之境。他進而借著天籟(參見「天籟」)、地籟與人籟的比喻,說明自然無所作為,萬物各因其性而發展,不同於人的有意作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問答之言,由孔門後學記錄而成的書。原有《魯》、《齊》、《古》三種,《齊》、《古》久亡,今《語》即《魯》,凡二十篇。宋時以《語》合《大學》、《中庸》、《孟子》為四書。
社會階層化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代社會學兩大理範型,結構功能(Structural-Functional Theories)和衝突(Conflict Theories)為社會階層化現象提供了不同的解釋模型。結構功能以涂爾幹(E. Durkheim)的社會分工理為先驅,帕森斯(T. Parsons)和戴維斯、穆爾(K. Davis; W.E. Moore)的社會階層理為代表。衝突以馬克斯(Karl Marx)和韋伯(Max Weber)的理為基礎,達倫多夫(R. Dahrendorf)、威所羅斯基(W. Wesolowski)、杜民(M. Tumin)等人為代表。
  結構功能學者關懷社會秩序...
權變領導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權變領導理(contingency theory of leadership)權變領導理的基本假設,乃認為組織領導的效能,系取決於領導者的人格特質與情境變因二者契合的程度。因此,任何一種放諸四海而皆準的領導方式,蓋不存在。亦即「領導者」、「情境」與「效能」三者,乃成為「權變模式」的三個基本要素。基本上,費德勒認為領導效能,將取決於領導型式與情境控制的配合。(一)首先,所謂「領導型式」,係指「關係導向」和「工作導向」而言。強調「關係導向」的領導者...
文化再製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化再製」,意指上下兩代之間的階級再制,並非取決於經濟生產過程,而是文化領域,此乃肇因於中上階級支配社會主流文化與價值觀的發展,因而能主導學校課程知識的內容與結構,因此,學校的正式課程往往淪為馴化學生的工具。就教育的場域而言,有所謂「教育再製理」,即以批判的觀點探討學校教育於資本主義社會中,在政治、社會和經濟上所扮演的功能。然而「教育再製理」由於切入角度的不同,大致可分為三個主要派別: 「社會再製理
蓋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一生的是非功過,要到死後才能定。《明史.卷一八二.劉大夏傳》:「人生蓋棺定,一日未死,即一日憂責未已。」也作「蓋棺事定」。
訊息處理學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訊息處理學習(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目錄1 理意義2 在教學上的應用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理意義因為電腦的發明與應用便利了認知心理學的研究,又因語言心理學的發展充實了認知心理學的內容,使得認知心理學發展出一新興的學習理─訊息處理學習
家庭發展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家庭發展理係將家庭視為一生命體看待,討自生命開始、茁壯、成熟到最後結束的過程、歷程。說明一個家庭從最初的建立、蓬勃發展到中止發展的改變過程家庭發展理把家庭的發展過程分為數個階段,用以探討家庭在特定時間時,家庭與外在環境的互動與影響,而所謂的固定階段時間即是「家庭生命週期階段」又稱為「家庭生命循環」,用以敘述家庭結構、組成及行為等的改變(註1),以下依據Duvall和Hi...
戲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劇(Dramaturgy)目錄1 源起2 基本主張3 自我的概念4 前台與後台5 關鍵字6 參考資料 源起社會學家高夫曼(Erving Goffman)從戲劇表演的觀點來看社會互動,並將此觀點稱為戲劇(Dramaturgy)。他將生活看成一個舞台,每個人與他人在舞台上互動,每個人既是演員也是觀眾。因此社會生活是由影響他人對於我們的印象所組成的,而影響別人印象的方式,就是讓人知道我們是「有所為」和「有所不為」。 基本主張戲劇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