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3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德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自然至誠的本性。《禮記.中庸》:「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唐.孔穎達.正義:「君子尊德性者,謂君子賢人尊敬此聖人道德之性,自然至誠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人名用字。如殷末有賢人膠鬲。
光天化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光天」:《書經.益稷》禹曰:「俞哉,帝!光天之下,至于海隅1>蒼生2>,萬邦黎獻3>,共惟帝臣,惟帝時舉4>。敷納以言5>,明庶以功6>,車服以庸7>。誰敢不讓8>,敢不敬應?……」 〔注解〕 (1) 海隅:沿海偏遠的地方。隅,音ㄩˊ。 (2) 蒼生:比喻百姓。 (3) 黎獻:民眾中的賢人。黎,眾。獻,賢。 (4) 時舉:隨時舉用。 (5) 敷納以言:廣徵群言,作為採納人才的依據。敷,遍。 (6) 明庶以功:「庶」與「試」通,《左傳.僖公二十七年》引作「明試以功」,謂授以職事而嚴明考核試用。 (7) 庸:酬謝。 (8) 讓:謂讓於賢人。 2、「化日」:漢.王符〈愛日篇〉(...
立錐之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莊子是戰國時代的思想家,提倡自然無為、逍遙自在的人生觀,政治上則祟尚無為而治,因此對儒家的禮教規範與追求王天下的理念加以抨擊。〈盜跖〉一篇則是藉著一位名叫跖的古代大盜之口,來發表反儒家的言論。文中敘述盜跖是魯國賢人柳下惠的弟弟,但卻和哥哥高尚的品德不同,他帶著手下到處搶人錢財,擄人婦女,以暴力橫行天下,所到之處都引起當地的恐慌,人民叫苦連天。孔子看不過這種行為,前去規勸他,說他既長得高大英俊,又聰明勇敢,淪為盜賊實在太可惜了,我願意幫你出使各地,建立屬於你自己的城池,尊你為諸侯,以成聖人之道。盜跖聽了不但不接受,還勃然大怒地說:「你這分明是在收買我,自己有了大城有何用處?堯舜湯武等古代君王擁有...
一髮千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千鈞一髮」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千鈞一髮」原作「髮引千鈞」。典源本於《列子.仲尼》。中山公子牟,是魏國公室的公子,愛好與賢人交遊,不管國事,他很推崇趙國人公孫龍的學說。樂正子輿知道後,對著公子牟嘲笑公孫龍說:「公孫龍言辭荒誕,善於詭辯,像他說的髮引千鈞、白馬非馬等言論,根本是違背客觀規律的謬論!」公子牟聽了反駁樂正子輿說:「智者的話,本來就不是愚者所能了解的,你說那些言論不合理,其實是因為你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就拿『髮引千鈞』來說,一根頭髮之所以可以繫著千鈞重物,這是因為頭髮承受力量均衡的原因。』」以一根細髮絲,拉引千鈞之重物,在一般人的看法,本來就是隨時會斷,《列子》此處所說的「...
虎口餘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孔子和柳下季是朋友,柳下季的弟弟盜跖是天下大盜。孔子對柳下季說:「你是魯國賢人,弟弟卻是盜賊首領,你不覺得羞恥嗎?我願意替你去勸說他。」柳下季對孔子說:「盜跖個性殘暴,容易發怒,根本不受教,我勸你不用去了!」孔子不聽,還是去見了盜跖,後來被盜跖用言語羞辱了一頓,討了個沒趣,垂頭喪氣地回去。回到魯國東門外,剛好遇見柳下季,柳下季問孔子:「幾天不見,是不是去看盜跖了?」孔子說:「是啊!盜跖果真不受教,順他的意就讓人生,逆他的意就要人死,此行的危險,真有如『料虎頭,編虎須』,我差點被老虎吃掉啊!」後來「虎口餘生」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冒大險而不死。
分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能力的強弱。《朱子語類.卷一三.學七.力行》:「若是大底功業,便用大聖賢做;小底工業,便用小底賢人做。各隨他分量做出來,如何強得。」《紅樓夢》第一一五回:「弟少時不知分量,自謂尚可琢磨;豈知家遭消索,數年來更比瓦礫猶賤。」
禪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帝王讓位給賢人。《書經.堯典》唐.孔穎達.正義:「堯舜禪讓聖賢,禹湯傳授子孫。」《三國演義》第八○回:「帝從之,乃遣太常院官,卜地於繁陽,築起三層高臺,擇於十月庚午日寅時禪讓。」也作「擅授」、「擅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沉迷於酒。《漢書.卷二七.五行志中之下》:「京房易傳曰:『君湎于酒,淫于色,賢人潛,國家危,厥異流水赤也。』」
土崩瓦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鬼谷子.抵巇》:「上無明主,公侯無道德,則小人讒賊,賢人不用,聖人竄匿,貪利詐偽者作,君臣相惑,土崩瓦解而相伐射。」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