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生靈塗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靈,人民;塗,泥沼;炭,炭火。生靈塗炭指人民如陷於泥沼、炭火中,痛苦不堪。[例]長年戰事不斷,造成生靈塗炭的景況。
手不釋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輕的時候學習容易、思慮專一,但等到長大,就容易忘記所學。曹丕以父親的話自我勉勵,即使年長之後,仍舊不斷努力學習。後來《典論.自敘》原文的「手不釋卷」成為一句成語,用來形容人勤奮好學。
心理防衛機轉_(defense_mechanism)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類為了避免精神上的痛苦、緊張焦慮、尷尬、罪惡感等心理,試圖自我遮抑那些因擔心自我尊嚴受到貶抑、焦慮會不斷發生時出現的內驅力和情感,而有意無意使用的各種心理上的調整。人們會使用防衛機制保護自己免於不可接受的思想或衝動,或某些令人焦慮的訊息,無論是正常人或精神病患者皆會在某些行為上使用心理防衛機轉,差別在於程度不同,這是「自我」避免思想及情感失控的方法,而根據每個人的人格特質、經驗或觀念不同,會呈現不同的防禦方式。此概念來自精神分析理論中關於人類思想中存在多種力量進行互相對抗、鬥爭的假說。在生理上,心理防衛機轉被認為可以防止...
席不暇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八歲時才返回祖國魯國。墨子是戰國時代魯人,主張消弭戰爭,平等互愛,由於戰國時期各國之間大大小小的征戰不斷,墨子於是奔走四方,說服各國君王放棄戰爭。他們汲汲於行道,以天下為己任,一生都為天下生民而到處奔走,所以才會有「孔子無黔突,墨子無煖席」之語。整句話的意思是說:孔子落腳處的煙囪都還沒被熏黑,他就得離開趕到別的地方;墨子坐的席子都還沒變暖,他也要起身離開了。每天生火煮飯必須用到的煙囪沒被熏黑,表示停留的時間極短;席子無法坐暖,表示根本沒有可以坐著休息的時間。後來「席不暇暖」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奔走極為忙碌,沒有休息的時候。
設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問,叫做激問,屬於問而不答的設問,答案往往在問題的反面。如:1.藍陰鼎<飲水思源>:「要是上頭沒有水不斷地來,下頭的水又有甚麼用呢?」→「要是上頭沒有水不斷地來,下頭的水是沒有用的。」2.<木蘭詩>:「兩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兩兔傍地走,不能辨我是雄雌。」3.《論語‧述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求仁而得仁,不怨。」 懸問凡是作者內心確實存有疑惑,而刻意將此疑惑懸示出來詢問讀者的一種設問,便叫懸問。此種設問,既沒有答案,又不容易想出...
層出不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接連不斷的出現,似乎沒有窮盡。[例]這臺冷氣機自買來後,毛病就層出不窮。
家庭系統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論相關基本概念 系統(system)在家庭系統中,家庭被視作一個由許多具一定程度相互依賴、關係密切且不斷有互動產生的成員組成的生命個體所形成的系統。 整體性(wholeness)整體的家庭系統並不單指家庭成員的總和,更是成員間彼此的互動。 次系統(subsystem)將家庭視為一大系統,較其小的系統則稱為次系統,例如家庭中相對較為持久、穩定的三次系統即是夫妻、親子及手足次系統,次系統間可能彼此影響,甚至可能影響主系統,在家庭系統中彼此之間關係密切。 關係(relations)家庭中不論何種系統都是藉由連結家人間關係所組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另、外。如:「別具匠心」、「別開生面」、「別樹一幟」。五代十國南唐.李煜〈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詞:「翦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宋.司馬光〈與王介甫書〉:「徒欲別出新意,以自為功名耳。此其為害已甚矣。」
批判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否定的辯證法1、 在批判理論中,辯證、批判與否定三個概念互相扣連且交互作用。2、 辯證其實就是一種不斷否定的過程。3、 運用到社會政治現象,就是透過不斷批評與否定,使社會現實朝向合理的轉變。(二) 權威人格的研究1、 「權威人格」研究是屬於霍克海默主持的大型研究「偏見之研究」的一部份。2、 對於不容許相反言論的意識型態加以確認,同時企圖對於這種反民主的感覺與以精確的描述。三、 赫伯德‧馬庫色(Herbert Marcuse,1898-1979)(...
行動研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育學理論目錄1 行動研究1.1 起源1.2 何為行動研究1.3 目的1.4 行動研究的領域1.5 行動研究的特徵 行動研究行動研究(Action Research)是由情境中的人針對情境中的問題進行系統性的研究。教育上的行動研究起於教室實務工作者每日教育工作中實際產生的問題,是一持續不斷的研究循環過程與努力,研究者致力於行動與反思間的緊密連結。其宗旨在改善實務,不在產生知識。是在實務工作中試驗想法,改善現狀,並透過行動研究增進實務工作者的知識與專業。行動研究的循環階段為:計畫、行動、觀察、反省。實務工作者先尋找一個研究...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