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不完備。《晉書.卷一一二.苻生戴記》:「既自有目疾,其所諱者不足、不具、少、無、缺、傷、殘、毀、偏、隻之言皆不得道,左右忤旨而死者不可勝紀。」
老馬識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老馬識途」之典源,提供參考。 《韓非子.說林上》管仲1>、隰朋2>從桓公3>伐孤竹4>。春往冬反5>,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行山中,無水。隰朋曰:「蟻冬居山之陽,夏居山之陰,蟻壤寸而有水。」乃掘地,遂得水。以管仲之聖,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難師於老馬與蟻,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師聖人之智,不亦過乎。 〔注解〕(1) 管仲:管夷吾(?∼西元前644),字仲,春秋齊國潁上人。初事公子糾,後事齊桓公為相。通貨積財,富國強兵,尊周室,攘戎狄,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桓公尊為「仲父」,為法家之祖。諡敬。世稱為「管子」。(2) 隰朋:生卒不詳,齊國大夫,曾助...
羽化飛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得道而飛昇成仙。形容人遠離塵囂,飄灑如臨仙境。《魏書.卷一一四.釋老志》:「至於化金銷玉,行符敕水,奇方妙術,萬等千條,上云羽化飛天,次稱消災滅禍。」也作「羽化登仙」。
劉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哲學觀點3 著作4 評價 生平劉安(前179年-前122年),西漢沛郡豐(今江蘇省豐縣)人,劉邦之孫,劉長之子,淮南王。招賓客一同撰寫《鴻烈》(後世稱《淮南子》)。《漢書》記載,漢武帝時劉安因謀反之事敗露而自殺。另有記載,劉安「得道升天」。據記載,劉安是豆腐以及很多養生之道的發明者。據傳劉安於母親患病期間,每日用泡好的黃豆磨成豆漿給母親飲用,劉母之病遂逐漸好轉,豆漿也隨之傳入民間。至於豆腐起源,古籍曾記載劉安在淮南八公山上煉丹時,曾不小心將石膏混入豆漿裡,經化學變化成為豆腐。至此豆漿與豆腐均源自中國,安徽...
叱石成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傳漢時牧童黃初平,牧羊時偶遇道士,隨之修道,後其兄尋至,初平以仙術將白石化為羊群。典出晉.葛洪《神仙傳》卷二。後比喻得道成仙,法術高妙。
換骨奪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脫胎換骨」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脫胎換骨」是道家修煉之法。在道家修練中,「脫胎」指修道成仙,脫去凡胎;「換骨」指換去俗骨而成仙骨。唐.呂巖〈寄白龍洞劉道人〉詩有:「十月脫胎吞入口,忽覺凡身已有靈」兩句。呂巖就是呂洞賓。詩的大意是說要得道成仙,不必向山中尋長生不死藥,只要就鼎煉金丹。經過十月精煉,玄珠已成丹,服用之後,漸脫凡身,轉成仙胎。呂巖另有七言〈送鍾離離雲房赴天池會〉詩,中有「先生去後身須老,乞與貧儒換骨丹」兩句,意思是說鍾離此去得道上天壇(指天池會),我自己則會逐漸老去,是否可請鍾離道人賜下金丹,好讓自己也能換骨得道。這是「脫胎換骨」的本義。後來引申,凡是人的身心、詩文等,...
道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修道或得道的人。《三國演義》第九回:「忽見一道人,青袍白巾,手執長竿。」《西遊記》第二一回:「大聖直至門前,見一道人,項掛數珠,口中念佛。」
有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得道、得法。如:「教導有方」。
馮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河神。指河伯。《莊子.大宗師》:「馮夷得之,以遊大川。」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卷二六.莊子音義上》:「馮夷,華陰潼鄉隄首人也。服八石,得水仙,是為河伯。」《淮南子.齊俗》:「昔者馮夷得道,以潛大川。」也作「冰夷」、「馮修」、「無夷」。
昇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道教指得道飛昇登天。明.葉憲祖《鸞鎞記》第七齣:「試看佳人纔入道,還虧老子早昇天。」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