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49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裝模做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裝模作樣」之典源,提供參考。 《鎮州臨濟慧照禪師語錄》道流1>,真佛無形,真法無相。爾2>秖3>麼幻化上頭作模作樣,設求得者,皆是野狐精魅4>,並不是真佛。是外道5>見解。夫如真學道人,並不取佛,不取菩薩羅漢,不取三界殊勝,迥無獨脫,不與物拘。乾坤倒覆,我更不疑;十方諸佛現前,為一念心喜;三塗地獄頓現,無一念心怖。緣何如此?我見諸法空相,變即有,不變即無。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所以夢幻空花,何勞把捉! 〔注解〕 (1) 道流:道士之輩。 (2) 爾:你。 (3) 秖:通「祇」,只是。 (4) 野狐精魅:狐精妖魅。指那些裝模作樣、假裝得道之人。 (5) 外道:不正的派別。
爐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道家指煉丹汞之術。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一一一.青谷先生》:「常修行九息、氣之道,後合爐火大丹,服之得道。」
百丈懷海禪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藏。於大曆初年 (766) 頃,聞馬祖道一禪師在南康(位於江西)豎立南禪法幢,師遂前往投其座下,遂得道一之印可。與西堂智藏、南泉普願同入祖室,各有擅長,時稱馬祖門下三大士。後出主新吳(江西奉新)百丈山,自立禪院,制訂清規,率眾修持,實行僧團之農禪生活。嘗曰 (T48‧P.1119b):「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元和九年 (814) 入寂,世壽九十五。敕諡「大智禪師」,塔號「大寶勝輪」。座下以黃檗希運、溈山靈祐居首。其後,宋、元諸帝又諡號「覺照禪師」、「弘宗妙行禪師」。師所訂清規,世稱『百丈清規』,天下叢林無不奉行,為禪宗...
留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停滯不前。[例]因為颱風使得道路坍方,旅客只好留滯村中,無法下山。
游刃恢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來的「無厚之刃」。文章中,莊子用「遊刃必有餘地」來形容庖丁運使無厚之刃的自由揮灑,比喻處理世事,已臻得道的境界,後來就從這裡演變成「遊刃有餘」這個成語,用來比喻做事能勝任愉快,從容不迫。
刃有餘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來的「無厚之刃」。文章中,莊子用「遊刃必有餘地」來形容庖丁運使無厚之刃的自由揮灑,比喻處理世事,已臻得道的境界,後來就從這裡演變成「遊刃有餘」這個成語,用來比喻做事能勝任愉快,從容不迫。
山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謙稱其妻。唐.鄭谷〈贈咸陽王主簿〉詩:「自與山妻舂斗粟,祗憑鄰叟典孤琴。」《西遊記》第六○回:「我山妻自幼修持,也是個得道的女仙。」
南面為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立為君,稱王天下。如:「楚漢之爭,劉邦得道多助,終於南面為王。」也作「南面稱孤」。
心非口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必須身骨清潔、資質聰慧,再配以師傳的口訣。故事中的程偉想學的就是這種方術,但屢試不成。而他的妻子是得道的人,只用少許的藥與水銀共同煎煮,一下子就煉出了白銀。程偉想盡辦法討好妻子,要她傳授祕方,但因為她認為程偉的資質不適學習此術,所以嚴加拒絕。程偉便起了歹心,準備以暴力使她屈服。其妻得知後告誡他說:「道術只能傳授給合適的對象,遇上這種人,就是路上偶然相遇,也可以傳給他。如果口中說的一套,心思卻充滿邪念的人,縱然把我逼死,我也不會傳的。」但程偉並沒有就此放棄,仍是苦苦相逼,結果把妻子逼瘋而死。此處原文中的「口是而心非者」,指的是口中說一套,心中卻是充滿邪念的人。另外在《抱朴子.內篇.微旨》亦見「...
如臨深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行事十分小心謹慎。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九八.雲林右英夫人噯楊真人許長史詩二十六首.序》:「如潛有所得,專如臨深谷,戰如履薄冰,此得道之門耳。」也作「如臨深淵」、「如臨淵谷」。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