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06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015.62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聚集、相逢。《三國演義》第一○回:「操領了聖旨,合鮑信,一同興兵,擊賊於壽陽。」《儒林外史》第四三回:「那裡前軍銅仁守備,後軍清江參將,都合在野羊塘。」
2.待用者得到投合的機。元.曾瑞〈端正好.一枕夢魂驚套.倘秀才〉曲:「失時也亡了家國,得意後霸了山河,也是君臣每合。」也作「遇合」。
3.男女匹配。元.無名氏《梧桐葉》第四折:「既然姻緣合,不是俺做大,一向收留在俺府中為女,也是天數。」《警世通言.卷三五.況太守斷死孩兒》:「這般合,那些個男歡女愛,是偶然一念之差。」
適逢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恰好碰上那個時機。《鏡花緣》第七一回:「戾死樹木,也是適逢其;別家雖無其事,但那戾氣無影無形,先從那件發作頹敗,惟有他家自己曉得。」也作「逢其適」。
班都拉(Bandura)的社認知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班都拉(Bandura)的社認知論目錄1 一、理論介紹2 二、啟示3 三、班都拉社學習論的摘要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一、理論介紹(1) 學習理論的三元取向---環境、認知、行為。(2) 學習的產生非繫於強化。(3) 學習的自觀察的模仿。(4) 模仿學習有不同的方式。a. 直接模仿:用筷子吃飯、用筆寫字。b. 綜合模仿:電工在凳子上修理電燈、母親在凳子上擦窗戶。c. 象徵模仿:電視、電影→偶像人物→隱士勇敢、正義。d. 抽象模仿:老師解析算術例...
知識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知識社學是從社學發展出來的一門學科。最早提出此一名詞的是哲學家謝勒(Max Scheler),早期此一學科較具哲學色彩,後來到曼海姆(Karl Mannheim)之後,才走向社學的領域。知識社學重視知識形成與社文化條件的關聯。換言之,其研究是了解知識的內容及呈現方式如何受到社文化因素的影響。
  知識社學的發展始於馬克斯(K. Marx)思想中對意識型態的批判;其所謂「人的存在決定人的意識,而不是人的意識決定人的存在」,即為知識社學的核心觀念。後來馬克斯主義者將思想(或知識)視為社經濟結構與發展制約的產物,強調下層建構(如經濟)對上層建構(如法律、政治、教育)的...
無好,宴無好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形容不懷好意的晤或邀宴。如:「無好,宴無好宴,他一向視我們為眼中釘,怎麼突然設宴邀請我們呢?」
教育知識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育知識社學(sociology of educational knowledge)目錄1 定義2 歷史3 中英文關鍵字4 參考書目: 定義從社學的角度出發,去探究學校課程形成過程及其影響因素的一門學問。詳細來說,教育知識社學在於分析課程中,知識的選擇、組織、評鑑等現象,以及權力結構對於這些現象的影響。因為知識與可成通常密不可分,所以部分學者將教育知識社
大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社大學」是一民間基金之組織,以辦理課程研習、系列演講及出版書籍,提供社大眾參與研習及閱讀,以增進民眾新知。雖有大學之名,並無大學之實,其正確名稱為「社大學文教基金」,簡稱為「社大學」。創辦人為呂學海先生,並由其擔任基金董事長。該基金係於民國七十七年(1988)六月成立,其宗旨在於倡導終身學習,推展社教育。
  社大學目前主要辦理的業務包括:(1)巡迴系列講座:邀請社各界知名人士開辦系列演講,採收費方式,目前每一場次收新臺幣一四○元;(2)出版圖書:目前已出版二十世紀的人物傳記一套共三十四冊,包括二十世紀中的英雄、偶像、梟雄、魔頭、藝術泰斗、科學巨人等,如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拜訪面。《三國演義》第三七回:「備永慕先生,無緣拜。」《儒林外史》第三回:「晚生久仰老先生,只是無緣,不曾拜。」
教育機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社教育機構為各種實施與推展社教育單位的總稱。依據民國六十九年(1980)修正公布之〔社教育法〕第四、五條規定,社教育機構包括社教育館、文化中心、圖書館(室)、博物館(文物陳列室)、科學館、藝術館、音樂廳、戲劇院、紀念館、體育場所、兒童及青少年音樂設施、動物園及其他等。故社教育機構係一綜合性的名詞,它涵蓋各級各類執行或推展社教育之單位。就設立主體而言,主要可分為公立及私立兩類,公立者包括國立、省(市)立、縣(市)立及鄉(鎮、市、區)立等四級;私立者則包括由私人或團體所設立者。目前屬於國立者,共有十二所,省立者九所,臺北市立者九所,高雄市立者七所,縣(市)立者二十三所,鄉(鎮、市...
單刀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單獨一人攜刀前往赴。比喻膽大。《三國演義》第六六回:「吾來日獨駕小舟,只用親隨十餘人,單刀赴,看魯肅如何近我。」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