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7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親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國三十四年八月八日,為激勵抗日戰爭士氣,上海各界人士發起,以八月八日為親節,因「八八」二字發音類似「爸爸」,並表示感念親恩之義,抗戰勝利後由政府正式核定。也稱為「爸爸節」。
為子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親為兒子隱瞞劣跡。《論語.子路》:「為子隱,子為隱,直在其中矣。」元.無名氏《九世同居》第三折:「彼各都忍了也波哥,因此上為子隱,上下家和順。」
永和國紀念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機構。成立於民國六十一年(1972)。該館演藝廳三百坪,有舞臺、燈光等設備,場地可供各界租用。地址:臺北縣永和市竹林路202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對賢明長官的尊稱。《後漢書.卷七九.儒林傳上.宋登傳》:「為汝陰令,政為明能,號稱『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孔子的尊稱。古時常在男子字後加字以示尊敬,因孔子字仲尼,故稱為「尼」。《文選.王粲.登樓賦》:「昔尼之在陳兮,有歸歟之嘆音。」也作「尼甫」。
重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有救命或授恩至深的人。《警世通言.卷二五.桂員外途窮懺悔》:「某一家骨肉皆足下所再造,雖重生母不及此恩。」《儒林外史》第五一回:「老爹真是我的重生母,再長爹娘!我將何以報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親及兄長。如:「兄告誡我,待人要有禮。」《論語.子罕》:「出則事公卿,入則事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回:「並且他方才勸戒我一番話,就是自家兄,也不過如此,真是令人可感。」
2.長老、老。《國語.晉語五》:「大夫非不能也,讓兄也。」《史記.卷七.項羽本紀》:「縱江東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謂。稱親姊妹的丈夫。也稱為「姑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君主之子對其王的稱呼。《左傳.僖公五年》:「重耳曰:『君之命不校。』」
2.天子,君主。《文選.曹植.求自試表》:「昔耿弇不俟光武,亟擊張步,言不以賊遺於君也。」
母雙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母親都已經過世。《紅樓夢》第二六回:「如今母雙亡,無依無靠,現在他家依棲。」《文明小史》第三○回:「只因十五歲上母雙亡,家道漸漸中落。」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