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54.137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認知論(道德哲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德的認知論是指對道德的語句加以界定,能回答「什麼是善」、「善能不能認知」和「善如何認知」等問題。
  道德的認知論者可以自然主義為代表,認為能以經驗界的事實來界定道德或善的意義,即能以愛、欲望、快樂或功效等作為道德的內涵,如此能使得道德的標準具體化。此說的理由是:(1)當說「A是善的」時,善或其他的道德語句能夠界定;(2)這樣的語句不需再借助其他道德語句就能界定,例如說:「A是善的」。即能將之界定為「某人對於A有積極的興趣」。積極的興趣可視為喜愛、讚美,故「A是善的」是指「某人對A喜好、讚美」。簡單的說,就是「善是一項對某件事物積極的興趣」。同理 ,「惡是對某些事物消極的興趣」...
認知科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研究人類思維方法及規律的一種綜合性科學。
  認知科學是許多學科間的科際整合所產生的新學科領域,其所涉及的學科包括神經生理學、心理學、電腦、語言、數學與哲學等。其目的在探討認知現象的機制與規律。其核心問題是:人類如何辨認物體?知識的表徵方式是什麼?認知活動是受什麼條件所規範?推理與解決問題過程的機制是什麼?
  認知科學強調層次(level)的概念,並且假設存在一種層次的關係,因此同一問題可由許多不同層次來探討。譬如有關記憶的研究,可以從認知心理學的層次來處理,可以從類神經網路的層次來處理,也可以從神經科學層次或生物化學層次來看記憶的機制。這種從多層次觀點來研究問題的研究方式是認知科學的特色,也是這個領域的價值所在。此外不同...
認知型師範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認知型師範教育是師資培育課程的常見類型,重點在於培養教師的專業知識及教學技能。長久以來的師資培育課程,大抵都是認知型的師範教育,內容概以教育理論、課程設計、教材教法、測驗評鑑等為主,強調教師專業知能的養成。即如能力本位師範教育或微型教學等大家熟悉的改進措施,亦是將重點擺在教學技能的訓練,相形之下,顯然忽略了教師情感的陶冶。
  自一九七○年代以來,學者們日益體察到認知型師範教育的不足,紛紛提出「情意型師範教育」的構想興計畫,期以補偏救失。他們認為教學的課程,固然是一種知性的活動,肩負文化與知識的傳承,同時也是一種感性的活動,涉及道德與價值的抉擇。尤其學校教師每天面對眾多的學生、家...
認知喜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認知喜好這個概念是奚斯(R.W. Heath)於一九六四年首先提出,是科學學習方式的主要組成概念之一。他認為學生於學習科學的過程中,除了學習科學知識外,在心智過程上尚會發展出對各種不同型式知識的想法或偏好。例如:有些學生喜好記憶科學事實、概念,而有些學生則對科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性比較有興趣。這種對某一類型知識的特殊想法及認知上的偏好就稱為認知喜好或認知偏好。
  認知喜好的目的在評鑑一九六○年代所發展的新科學課程PSSC的實施成效。新科學課程特別強調科學過程(科學知識的衍創過程)的學習,希望學生除了能學習科學知識的本體外,還能學習獲取科學知識的方法和過程。因此,學生應可培養...
道德認知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德認知教學是指透過道德原理原則的分析、批判及整合等論證過程的教學,是德育的模式之一。其目的在於明白地闡釋道德本質,使受教者知其所以然,而不致盲從或不知而行,期使道德教學能達到知行合一。
  道德認知教學包括對道德事實的認知、對道德實踐的認知,以及對道德規範的認知等。主張從認知角度進行道德教學的,我國儒家自孔子開始便有此種言論,西方學者如希臘哲人蘇格拉底(Socrates),其「德即知」(virtue is knowledge)的主張揭示了道德認知教學的重要性,其「反詰法」與「產婆術」也成為道德認知教學的濫觴。進步主義學者杜威(John Dewey),及認知發展理論學者皮亞傑(J...
認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以神經網路為工具,能辨認輸入字母的認知機器。
(二)一種神經認知機器,對模式信號的識別能力較強。例如對信號變換、轉換、失真、大小的改變都可以處理。
認知功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認知功能為皮亞傑(Jean Piaget, 1896~1980)認知發展理論中的三個概念(另兩個為認知結構與認知內容)之一,專論認知的兩項基本功能,即適應(adaptation)與組織(organization)。皮亞傑認為認知功能不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改變,故被稱為功能不變性(functional invariants)。
  依生物學觀點,組織與適應二者不容分割,同屬於機制作用的兩項互補歷程。前者代表該作用的內在部分,後者則構成此一作用的外界部分。蓋任何有機體的發展都包括組織的功能在內,組織的動態層即構成所謂的適應。生物學上的組織功能,在認知發展方面即為調節功能(regulat...
環境認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環境認知為人們對於環境刺激加以儲存、瞭解以及重新組合的過程。它不僅涉及環境中的實質元素,並且涉及其中的事件、個人或群體性的情感屬性及象徵意義。人們對於環境的精神表現則同時包括具有語言暗碼形式的印象及具有空間暗碼形式的意象或認知圖。環境認知能幫助人們解決空間問題,告訴人們應在何處實現其需求以及如何到達該處。共享的環境表現則提供了象徵與集體記憶的社會溝通的基礎。公共的都市意象也是社會互動所必須。此外,認知圖也可能為人們組織其意義、信念、情感、幻想以及現在或未來行動的架構,藉之以建立個人的認同感。
認知控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認知類型(Cognitive styles)是指個人在覺察、塑造、感受與解決問題方面形成的差異,此等差異是形成人格的重要部分;而「認知控制」乃是認知類型的部分,涉及個人分類物體時,所應用的認知方式的差異或分化程度。加德納(R. Gardner)是首度公開指導研究心智認知方式,以了解個別差異的學者之一。他提供雜色物體供兒童分類,試圖從中發現處理方法的特徵。有些個體喜愛大類,而將許多物體聚在一起成為一堆;有些兒童則有不同程度的分化,因而歸成較多新的種類,並不侷限於一類。加德納將此種情況稱之認知控制。
  另一方面,有些證據顯示人可以對內部生理機制做某限度的認知控制;也顯示人的內部生理...
認知衡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認知衡鑑是指測量或評估一個人在接受輔導、諮商或心理治療前後有關認知改變的方法。在臨床心理學中,應用各種輔導、諮商及心理治療方法,十分重視促進個人的行為改變,而行為之改變需要確認當事人在認知上已發生那些改變,最好也要了解當事人的認知如何發生改變。這是由於認知心理學研究之崛起,對個人之關注已由行為學說、完形學說再轉移到認知學說。
  傳統的認知衡鑑方法是把重點放在個人的認知能力和認知方式的評估與測量。最新的認知衡鑑方法則把重點放在個人對訊息處理歷程的評估與測量。
  在個人行為改變的研究中,只有社會學習論者如班杜拉(A. Bandura)、馬荷妮(M.J. Mahoney)...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