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5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舉綱持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提綱挈領」之典源,提供參考。 1、「提綱」:《韓非子.外儲說右下》四搖木者,一一攝其葉,則勞而不遍;左右拊其本,而葉遍搖矣。臨而搖木,鳥驚而高,魚恐而下。善張網者,引其綱1>,不一一攝萬目2>而後得。一一攝萬目而後得,則是勞而難,引其綱而魚已囊3>矣。故吏者,民之本綱者也,故聖人治吏不治民。 〔注解〕 (1) 綱:魚網上的總繩。 (2) 攝萬目:牽引眾多網子的孔眼。攝,牽引。 (3) 囊:作動詞用,指魚入網內。 2、「挈領」:《荀子.勸學》學之經莫速乎好其人,隆禮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禮,安特將學雜識志,順《詩》、《書》而已耳,則末世窮年,不免為陋儒而已。將原1>先王...
法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一位高僧的法號。俗姓李,趙州(今河北趙縣)人。為律宗相部宗創始人。初為靈裕法師弟子。後從靜洪、洪研究律學。在鄴(今河北臨漳境內)講律四十餘遍。著有《四分律疏》十卷、《羯磨疏》三卷等。弟子有明導、曇光、道成等。
辨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辨別疑惑,使混淆迷惑的問題清楚地顯現出真面目。《論語.顏》:「子張問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義崇德也,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明.宋廉〈筆記序〉:「其為來學寤疑辨惑之助,而功不既多矣乎!」
老蚌出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老蚌生珠」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孔融〈與韋端書〉(據《三國志.卷一○.魏書.荀彧荀攸賈詡傳.荀彧》裴松之注引)康字元將,亦京兆人。孔融與康父端書曰:「前日元將1>來,才亮茂2>,雅度弘毅3>,偉世之器4>也。昨日仲將5>又來,懿性貞實6>,文敏篤誠7>,保家之主8>也。不意9>雙珠,近出老蚌,甚珍貴之。」 〔注解〕 (1) 元將:韋康(?∼西元211?),字元將,東漢末京兆人,韋端之子。雅度有才幹,孔融譽為偉世之器。任涼州刺史,後為馬超攻殺。 (2) 才亮茂:才學深廣盛美。 (3) 雅度弘毅:氣度高雅,心志堅貞。 (4) 偉世之器:經世治國的人才。 (5) 仲將:韋...
平陽公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高祖李的女兒,(西元?~623),名不詳。嫁柴紹為妻,隋煬帝大業十三年李起兵反隋時,在鄠縣傾盡家產,招募七萬軍隊,時稱為「娘子軍」。
吐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流的樣子。三國魏.嵇康〈琴賦〉:「蒸雲液以播雲,據神而吐溜。」晉.潘岳〈射雉賦〉:「天泱泱以垂氣,泉涓涓而吐溜。」
東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太子。晉.陸機〈答賈長詩〉:「東朝既建,淑問峨峨。」《新唐書.卷一一四.列傳.崔融》:「累補宮門丞、崇文館學士。中宗為太子時,選侍讀,典東朝章疏。」也稱為「東儲」。
頹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衰老的年紀。晉.陶明〈九日閑居〉詩:「酒能祛百慮,菊為制頹齡。」南朝宋.謝靈運〈白石巖下徑行田〉詩:「舊業橫海外,蕪穢積頹齡。」
對証之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對症下藥」之典源,提供參考。 ※《朱子語類.卷四一.論語.顏篇上》1>克己是大做工夫,復禮是事事皆落腔窠。克己便能復禮,步步皆合規矩準繩;非是克己之外,別有復禮工夫也。釋氏之學,只是克己,更無復禮工夫,所以不中節文,便至以君臣為父子,父子為君臣,一齊亂了。吾儒克己便復禮,見得工夫精細。聖人說得來本末精粗具舉。下面四箇「勿」字,便是克與復工夫皆以禮為準也。「克己復禮」,便是捉得病根,對證下藥。仲弓主敬行恕,是且涵養將去,是非猶未定。涵養得到,一步又進一步,方添得許多見識。「克己復禮」,便剛決克除將去。
愁眉苦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愁眉苦臉」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愁眉苦臉」的意思是眉頭緊皺,苦喪著臉。形容憂傷、愁苦的神色。一般認為典源可能出自《儒林外史》第四七回。這一篇主要是敘述一個出身大家、學問博的人虞華軒的故事。他的父親太守公是個清官,當初在任上時,清苦過日,積了一些銀子。太守公告老還鄉後,即不管家務。虞華軒在家鄉守著幾畝田,看到家鄉五河縣的人都只會奉承彭鄉紳,不然就只看重那些捧著銀子買田的人,沒人把他放在眼中。他心中有氣,便每年叫興販田地的人來,說要買田、買房子,說得差不多了,卻臭罵那些人一頓,不買了,以此尋開心。一日他叫了成老爹來,說要買田,等成老爹把賣主帶上縣,要給成老爹的酬庸也談好了,虞華軒又...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