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276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後現代課程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現代課程理論(postmodernism curriculum theory),深受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所影響。後現代主義,乃對現代社會中的現代性(modernity)之一種反動。而潛隱在現代性之中的一種設想為:透過理性及科學方法的運用,人們可得到客觀、永恆與具普遍性之真理。因此,現代性之特質含科技理性、線性進程、去脈絡化、單一化與追求真理等要項。然而,後現代主義論者認為個體之理性乃每一具獨特性之社會、歷史與文化傳統之負載,即個體之理性運作並無法得到具普遍性之真理。況且,人們也無從得知究竟何為真理。同時,它還強調每一社會情境之特質往往複雜多變,所謂合理性的知識僅適用特...
單文經(2002)。現代與後現代課程論爭之平議。師大學報:教育類,47(2),123-142。
|
里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汽機車里程表所顯示的使用公里數。如:「這輛二手車的使用里程才一萬公里而已。」
2.路程。如:「你要從廣州到北平,里程可遙遠的呢!」
3.發展過程、階段。如:「邁向人生新里程」。
|
程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032~1085)字伯淳,號明道先生,宋洛陽人。為學出入於老釋,終返於六經,為一代大儒,與其弟頤合稱二程,開理學中之洛派。著有識仁篇、定性書等,合在二程全書中。
|
多變過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氣體進行可逆過程時,有熱量傳遞,常發生的過程可以PVn=常數,來描述時,稱為多變過程。斜率為-n,n值隨過程特性而定。n=0,表示等壓過程;n=1,表示等溫過程;n=k,表示等熵過程;n=∞,表示等容過程。K=Cp/Cv比熱比值。
就理想氣體而言,當多變過程進行時,系統對外界所做功: |
路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程,兩地距離的遠近。《西遊記》第四○回:「你在東勝神洲,他這裡是西牛賀洲,路程遙遠,隔著萬水千山。」
|
腳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路引,舟車經過關卡的憑證。《金瓶梅》第二回:「次日,領了知縣禮物、金銀、駝垛,討了腳程,起身上路,往東京去了。」
2.行走的速度。如:「你先走吧!他腳程很快,不必多久就會趕上的。」
3.步行的路程。如:「從汐止到新莊要花半天的腳程。」
|
科學過程技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科學過程技能是泛指科學家運用科學方法探尋科學問題的解答時,所具有的心智能力。由於科學家具有長時間的專業訓練,在探尋科學問題時,自然會運用一些已熟練之技能或認知推理模式,因而他(她)們在運用科學方法的過程中就展現出他們所擁有的一些心智技能。
由科學的發展史來看,通常科學為尋求問題的解答,多半都經過下述的探討過程:先由觀察了解現象和事物的特性;若可能則進一步經由測量加以量化;由觀測過程所得的資訊,通常會經過分類,數據作圖等資料處理過程,將所獲的數據資料再作進一步的分析、歸納,以便尋求其間的初步關連性;並據以進行推論或形成假設;然後再根據推論或假設去設計實驗以驗證並解釋實驗結果。在... |
工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工夫、工作。元.無名氏《來生債》第一折:「只怕睡著了誤了工程。」
2.關於製造、建築、開礦、發電、興修水利等,有一定計畫的工作進程。如:「土木工程」、「機械工程」等。《紅樓夢》第一七、一八回:「原是一起工程之時就畫了各處的圖樣,量準尺寸,就打發人辦去的。」《兒女英雄傳》第二回:「他見上次高家堰開了口子之後,雖然趕緊的合了龍,這下游一帶的工程,都是偷工減料作的,斷靠不住。」
|
間接高程測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測定兩點間之垂直角與距離,應用三角學原理推算地表之高程者,稱為間接高程測量,又稱三角高程測量。如附圖所示:A、B之水平距離D及垂直角α為已知時,則:h=D×tanα。若已知距離為斜距S,則:h=S×tanα。設儀器高為i,覘標高為z,則A、B之高程差H為:H=h+i-z。距離較遠時,則須加入地球弧面差與大氣折光差之改正數C,因此H=h+i-z+C茲設已知點之高程為HA,未知點之高程為HB,則:直覘 HB=HA+H=HA+h+i-z+C反覘 HB=HA-H=HA-h-i+z-C間接高程測量精度較直接水準為低,適用於起伏大之山區,常與三角測量同時實施。見直覘、反覘。
|
人文課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文課程係包括人文學科研究人類行動的歷史,並探討人類經驗與想像的成果。人文學科的內容除了涉及人類對經驗予以組織、解釋及賦予價值外,尚須充實公民道德的例證,在浩瀚的知識內容、價值與方法中取得共識,為受教者提供最佳的模範。
人文課程的基本要素有四: 1.作品或人文:內容、形式或結構、媒介、觀點。2.創作者(作家、藝術家、作曲家):觀點、目的(意向)。3.宇宙:文化、心智與情緒之背景。4.群眾(觀眾、讀者、聽眾):批評的欣賞、情感、理解、偏見、感觸。不同的社會之人文課程在上述四個要素雖有偏重,但皆以兩種概念來組織人文課程: 1.文體或形式:著重文學、藝術或歷史作...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