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16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未識一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不識字或毫無學問。參見「不識一丁」條。《明史.卷一八○.王瑞傳》:「文職有未識一丁,武階亦未挾一矢。」
識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舊唐書.卷一二九.張延賞傳》:「今天下無事,汝輩挽兩石力弓,不如識一丁字。」比喻識字。《元史.卷一八二.許有壬傳》:「若曰惟德行之擇,其名固佳,恐皆厚貌深情,專意外飾,或懵不能識丁矣。」
識文談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會讀書識字。《孤本元明雜劇.薛苞認母.第二折》:「孩兒也,你是個識文談字的人。」
史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生卒年不詳。漢元帝時任黃門令。所著《急就篇》,是以七言與三言寫成的有韻字書,雜記姓名、諸物、五官等,便於一般人記誦與供學童識字
判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官者批寫公文。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七齣:「女郎行,那裡應文科判衙?止不過識字兒書塗嫩鴉。」
民眾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未受正規教育或缺乏現代知能的人所實施的教育。也稱為「平民教育」。
畫十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古時不識字者在契約文書上畫十字,以代替簽名。
不認得字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識字。《紅樓夢》第四二回:「後來大人知道了,打的打,罵的罵,燒的燒,纔丟開了。所以咱們女孩兒家,不認得字的倒好。」
嘲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挑逗、引誘。元.白樸《牆頭馬上》第一折:「如此佳麗美人,料他識字,寫個簡帖兒嘲撥他。」元.石君寶《秋胡戲妻》第三折:「待我著四句詩嘲撥他,他必然回頭也。」也作「嘲撩」、「嘲惹」。
急就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漢代史游撰,四卷。唐顏師古注,宋王應麟補注。全書依姓名、衣服、飲食、器用等分類編成三句、四句、七句韻語,以為兒童識字之用。也稱為「急就章」。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