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可是。《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九:「我須不識字,寫不得。」
漫不經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清.梁紹壬《兩般秋雨盦隨筆.卷五.識字》:「讀書必須識字。今人口習授受,漫不經心,《說文》、《玉篇》等書,束之高閣矣。」
不識之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無,唐代白居易出生六七個月時,即能辨別「之」、「無」二字。見《舊唐書.卷一六六.白居易傳》。故後世用以比喻極淺顯易懂的字。不識之無比喻不識字或毫無學問。清.黃景仁〈除夕述懷〉詩:「有兒名一生,廢學增痴憨;曾不識之無,但索梨與柑。」
販夫走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營小本生意或替人跑腿的人。泛指生活在下階層的老百姓。《孽海花》第一八回:「通國無不識字的百姓,即販夫走卒,也都通曉天下大勢。」
胸無點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明.葉秉敬《遒徇編》:「倒掛胸中無點墨,不識字人宜爾;惟讀書人亦然,真是黃金窟中一片寒骨。」
目不識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不識字或毫無學問。參見「不識一丁」條。《警世通言.卷一七.鈍秀才一朝交泰》:「他兩個祖上也曾出仕,都是富厚之家,目不識丁,也頂個讀書的虛名。」《醒世姻緣傳》第一回:「若是那等目不識丁的,村氣射人的,就是王侯貴戚,他也只是外面怕他,心內卻沒半分誠敬。」
史楚普效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結果為受試者在刺激文字以黑色表現時,反應時間短於其他顏色,但無顯著差異。第二部份的結果為受試者在辨識字詞表現的顏色時,受到的影響會比單純色塊大。第三部份的結果發現會產生練習效果而干擾實驗結果,還發現不同性別間也存在些微差異。(註二) 如何進行史楚普實驗史楚普實驗又稱為顏色與文字衝突實驗(color-word conflict test),可以用來評價抑制習慣行為的能力。在隨機安排的文字組合中,依序快速唸出該字詞的顏色名稱,比較念完兩種組合的時間差異。實驗的第一階段,試題中的字詞顏色與字義相符沒有干擾,第二階段則兩者不相...
白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文盲,不識字的人。唐.劉禹錫〈陋室銘〉:「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招搖撞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撞騙招搖注音︰ㄓㄨㄤˋ ㄆ|ㄢˋ ㄓㄠ |ㄠˊ漢語拼音︰zhuàng piàn zhāo yáo釋義︰即「招搖撞騙」。見「招搖撞騙」條。 01.清.張集馨《道咸宦海見聞錄.庚申六十一歲》:「省城大吏,原未必盡不識字,大約皆憚于用心,來文約略流覽,稿件莫辨是非,幕友遂得高下其手,書吏亦撞騙招搖,而不肖官員,視為終南捷徑。」
登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登上科舉考試之榜。五代周.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卷下.泥金帖子》:「新進士才及第,以泥金書帖子,附家書中,用報登科之喜。」《西遊記》第一○回:「他兩個是不登科的進士,能識字的山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