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2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09.378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三寸之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己憑著「三寸舌」成為皇帝的軍師,位極人臣,已達到一般人最想要的目標了,於願足矣!所以希望能辭去職務,隱居修道。
豺狼當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豺狼橫行/惡人當道/奸邪當朝 相反詞賢人當朝/賢人執政/明君掌政 例句在豺狼當道的國家裡,賢人隱居,苦的是貧民百姓,只有任人宰割的分了。
周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著作3 評價4 參考資料 生平  (西元1232~1298)字公謹,號草窗,又號四水潛夫、弁陽老人、弁陽嘯翁。宋濟南人,後來南渡吳興。宋末轉到臨安府、兩浙任轉運司幕一職,監豐儲倉,後為義烏縣知縣。南宋被蒙古族佔領後,周密不願意做元朝的官,於是在臨安隱居,並著書記錄舊朝南宋的各種事物 著作  周密為南宋末年雅詞詞派領袖,有詞集《萍洲漁笛譜》 ,詞選《絕妙好詞》流傳於世。他雖出身望族,卻無意仕進,一生中大部分時間為平民,可謂一個「職業江湖雅人」,從其自號「草窗」便可見端倪 。從周密留下來作品中更可以窺見他充滿...
氣憤填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義憤填膺」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義憤填膺」係由「義憤」及「填膺」二語組合而成。 「義憤」見於《後漢書.卷八三.逸民列傳.序》,〈逸民列傳〉是記敘東漢時品行高節、隱居不仕的人,作者范曄在序中寫明為這些人立傳的原因。西漢末年時,王莽篡位,士人內心都充滿了「義憤」,卻無法表達出來,見到傳統文化被破壞殆盡,都不願再出來為國家盡力,紛紛隱居起來。即使後來漢光武帝禮聘他們,也不願意出仕,更不用說到了東漢中後期,小人當道的時候了。這種高尚的品行是值得為他們立傳的。 「義憤」是指士人見到漢室衰微,以致王莽有機可乘,奪取政權,心裡充滿了正義的憤怒。 「填膺」則見於唐.高適〈餞宋八充彭中丞判官之嶺...
蟄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隱居。如:「蟄居田野」。
遺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忘記。[例]這個神祕的部落隱居在幽深的山林裡,早已被世人遺忘。
王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司馬,時年38歲。翌年,漢成帝去世。漢哀帝繼位後傅昭儀|傅太後、丁姬|丁太後及其外戚得勢,王莽退位隱居新野。其間他的兒子殺死家奴,王莽逼其兒子自殺,得到世人好評。前2年王莽回京城居住。前1年漢哀帝去世,並未留下子嗣,由太皇太後王政君掌管傳國玉璽,王莽任大司馬,兼管軍事令及禁軍,立漢平帝,得到朝野的擁戴。1年王莽在推辭再三之後接受了“安漢公”的爵位,將俸祿轉封兩萬多人。3年王莽的女兒成了皇後。元始四年(4年)加號宰衡,位在諸侯王公之上。大力宣揚禮樂教化,得到儒生的擁戴,被加九錫。5年,王莽毒死漢平帝,立年僅兩歲的孺子嬰為...
郎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稱謂:(1)對男子的尊稱。《三國志.卷四三.蜀書.王平傳》:「自非郎君進忠言於太傅,誰復有盡言者也!」《初刻拍案驚奇》卷四○:「某隱居在西嶽,甚荷郎君相邀之意,有故明旦先徑往城中,不得奉陪也。」(2)古代對貴公子的稱呼。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連往詣恪,恪不與相見。後於張輔吴坐中相遇,別駕喚恪:『咄咄郎君。』」也作「郎子」。(3)本指太守之子,後為對他人子弟的敬稱。《醒世恆言.卷二四.隋煬帝逸遊召譴》:「楊素歸謂家人曰:『小兒子吾已提起教作大家郎,不知能了當否?』素恃己有功,於帝多呼為郎君。」(4)妻子對丈夫的稱呼。《二刻拍案驚奇》卷三○:「郎君將此兒歸閩中,又在何處另結良緣?不知且從黃易兩家之言,成了親事。」
望洋興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歎,同「嘆」。「望洋興歎」即「望洋興嘆」。見「望洋興嘆」條。01.元.劉壎《隱居通議.卷一○.詩歌五》:「真能籠乾坤萬里於一詠之內,千古吟人,望洋興歎。」按:此指自嘆不如。02.《糊塗世界》卷六:「佘念祖未到的時候,滿心高興,頗有躍躍欲試的意思,到過之後,大概情形看了一看,亦覺得望洋興歎了。」按:此指無能為力。 
莊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莊子莊子 ( 約公元前369 ~ 前286年 ),戰國時期道家著名代表人物,據 《 史記 》所說:名周,字子休,宋國蒙 ( 今河南商丘 ) 人,與梁惠王、齊宣王同時 。早年曾在蒙作過漆園吏,後一直隱居。他生活貧困,但淡泊名利,以清靜修道為務,楚王聞其賢德,曾派使者贈以千金並請他作宰相,被他拒絕,莊周笑謂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獨不見郊祭之犧牛乎?養食之數歲,衣以文繡,以入大廟。當是之時,雖欲為孤豚,豈可得乎?子亟去,無污我。我寧游戲污瀆之中自快,無為有國者所羈,終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遂終身不復仕,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