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6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空間關係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空間關係測是在性向測或職業測中,機械性向測常見的一種測的類型,用以測量受試者視覺敏銳及空間對照閾的一種能力,相當於塞斯通(L.L. Thurstone)的主要心理能力中的S因素。在一九二○年代派特森(D.G. Paterson)與其同事分析機械性向特殊能力,編製成三個空間關係測,即〔明尼蘇達機械裝配測〕(Minnesota Mechanical Assembly Test)、〔明尼蘇達空間關係測〕(Minnesota Spatial Relations Test)及〔修訂明尼蘇達紙形板測〕(Revised Minnesota Paper Form-Board Test)。...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在控制情境下,探究實變項與反應變項間之關係的科學研究法。
品格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品格測(Character Test)一個人的品格可以採用情境測來測量。哈特修爾和梅以及其同事於1928-1930年曾經設計品格測,來測量而同的品格,例如:誠實、自我控制、利他等行為。此測的題目,大都屬於兒童日常生活自然情境中熟悉的情況,在教室內舉行實施測
兒童統覺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蹈治療名詞。是一種有名的、常用的投射測,專為兒童所設計。本測為一系列實物景觀的圖片,施測時,一張張拿給受試者看,要求受試者根據圖片說出一則故事,盡量鼓勵自由想像,並把浮在心中的故事說出來。主要的原理是個人根據自己的知覺,並利用了人經過的主題或情節來描述故事,可以反應了人的幻想或被壓抑的想法。是一種了解人格的心理測
  「兒童統覺測」屬於一種主題統覺測,由比列克(L. Bellack)於一九五○年為兒童受試者所設計,適合於三歲至十歲兒童使用。其測材料是依據心理分析的原理而設計的,由十張擬人化的動物在不同情境活動為主題的畫面所組成。藉由兒童根據圖片所編造的故事,可以將其對父母、兄弟姊妹、大小便訓練、攻擊性、孤獨,及其他有關問題的態度投射出來。
  後來的研究結果發現,以人物為畫片內容對兒童更有臨床價值,於是比列克等乃於一九六五年編製了人物畫片的兒童統覺測(CAT-H,H指畫片為human figures)。
  「中國學齡兒童主題統覺測」由初正平教授於民國五十七年(1968)編...
證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證性本來是維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 1889~1951)前期哲學和維也納學圈的一個重要原則,且直接延續至後來的邏輯實徵論(logical positivism),但是到了波帕(Karl Raimund popper, 1902~1994)提出「否證論」(falsificationism)後,又對「可證性」一詞賦予新的意涵。
  依照邏輯實徵論的說法:真的陳述必須要能得到「證實」(verification),證(testing)一個陳述就是要證實它是否為真的,不能證實的陳述則是沒有意義的。按照這個觀點,「證」就意味著「證實」,而「可證性」就是指...
體育測與測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育之測(test)與測量(measurement)在定義上有其不同之處,測是指一組標準化待解答的問題,就體育測而言,應解釋為一組標準化待解答的問題和待執行的技能項目,其中待解答的問題指認知領域中的筆試及情意領域中的問卷,而待執行的技能項目是指技能領域中的各種技能測
  測量是指給分的過程,體育測量的結果得到時間、距離、次數或分數,在體育中我們常用評定量表去評量比賽能力或特質,而不去測量它。由此可知,測量的意義要比測來得廣。
  就體育教學而言,體育測與測量的功能元素分為學生、教師及行政人員三方面,說明如下:
  學生方面的功能:(1)決定個人目...
自比性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比性測是一種經特殊設計的心理測,同時測量數種相互關聯的變項,可得不同變項的數種分數,但其相加的總分是固定的,彼此之間的分數有互為消長的關係。如〔愛德華斯個人偏好量表〕(Edwards personal preference schedule, EPPS),作答採強迫選擇式,共有十五項心理需求分數,合計二百一十分,測結果顯示不同的分數組型。因此該測的施測結果只適於作個人內各變項相對強弱之分析,而不適於作個體間某變項分數之比較。此類測,稱為自比性測
SAT 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SAT最早是學術性向測(Scholastic Aptitude Test)的代稱,自1994年3月起改為學術評估測(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的代稱。SAT是美國大學委員會(The College Board)舉辦的標準化測,成績做為美國各大學申請入學的重要參考依據之一。  首次SAT於1926年6月舉行,當時有9個分測。自1930年開始,SAT分成語文和數學兩個部分,這套架構一直沿用到1993年,這段期間內仍然有數次小幅度的變動,主要是分測的個數、試題型式和題數,及考試時間上的變動和調整。  在1994年3月,SAT做了較大幅度的變革,名稱改成學術評...
者效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謂「實者效應」是指在社會及行為科學的研究中,由於研究者本身的特性,因而有意或無意地造成實結果的偏差。研究者本身的特性,是指如個人期望、自我價值或性別等因素,這些特性可能在實研究中顯現出來,影響實研究的結果。此種實者效應在研究的各個歷程中均可能出現。例如在蒐集資料時,實者對受試的觀察可能傾向於自己所希望看到的行為,對於與自己想法不一致的行為可能忽視或未能察覺到;在資料處理的過程中,實者也可能使用不當的統計方法或做錯誤的推論,這些都是屬於實者效應。
  最常為研究者所討論的實者效應是「霍桑效應」(Horthorne Effect),是指受試者知覺到自己正在被觀察 ...
IMViC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測試細菌生化反應的試,為一種簡單鑑別細菌的方法。包括吲哚(indole)試、甲基紅試、Voges-Proskauer試及檸檬酸鹽試。在吲哚(indole)試中測試細菌能否將色氨酸(tryptophane)分解為吲哚(indole);在甲基紅試中測試細菌能否將葡萄糖分解產生酸;在Voges-Proskauer試中測試細菌能否將葡萄糖分解為乙醯甲基甲醇 (acetyl methyl carbinol);在檸檬鹽試中測試細菌能否利用檸檬酸鹽生長。以大腸菌(E. Coli)為例,其IMViC試結果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