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6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95.4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自比性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比性測是一種經特殊設計的心理測,同時測量數種相互關聯的變項,可得不同變項的數種分數,但其相加的總分是固定的,彼此之間的分數有互為消長的關係。如〔愛德華斯個人偏好量表〕(Edwards personal preference schedule, EPPS),作答採強迫選擇式,共有十五項心理需求分數,合計二百一十分,測結果顯示不同的分數組型。因此該測的施測結果只適於作個人內各變項相對強弱之分析,而不適於作個體間某變項分數之比較。此類測,稱為自比性測
者效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謂「實者效應」是指在社會及行為科學的研究中,由於研究者本身的特性,因而有意或無意地造成實結果的偏差。研究者本身的特性,是指如個人期望、自我價值或性別等因素,這些特性可能在實研究中顯現出來,影響實研究的結果。此種實者效應在研究的各個歷程中均可能出現。例如在蒐集資料時,實者對受試的觀察可能傾向於自己所希望看到的行為,對於與自己想法不一致的行為可能忽視或未能察覺到;在資料處理的過程中,實者也可能使用不當的統計方法或做錯誤的推論,這些都是屬於實者效應。
  最常為研究者所討論的實者效應是「霍桑效應」(Horthorne Effect),是指受試者知覺到自己正在被觀察 ...
主義與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實主義與教育的結合,係美國哲學家兼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 1859~1952)畢生最偉大的成就。杜威於一八九四年至一九○四年之間,任教於芝加哥大學,並開始研究教育問題、社會理論以及其與哲學的關係。他之所以會到芝加哥任教,理由之一是學校允許他教授教育學以及指導一個合於時代需求的教育型式的實
  開始時,杜威的實是單純而謹慎的,但後來得到帕克爾(Francis Wayland Parker, 1837~1902)的支持;帕克爾將裴斯泰洛齊(Johann Heinrich Pestalozzi, 1746~1827)、福祿貝爾(F.W.A. Froebel, 178...
題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編製測的過程中,命題為核心工作,好題目之撰擬,除事前要有周詳的編製計畫之外,更要講求命題的方法和技術。題目類型繁多,性質又不同,編製技術雖有一般原則可循,但各類題目皆有編製要領及應注意之事項,如是非題、選擇題、配合題、重組題、填充題與簡答題等,均各有命題原則及要領。編製題目的一般原則如下:
  一般命題原則:(1)題目之取材宜均勻分布,且應包括教材的重要部分;(2)題目宜注重基本原理之了解與活用,而非零碎知識之記憶;(3)題目文字應力求淺顯簡明,題意需明確,但不可遺漏解題所依據的必要條件。
  題目分析:題目性能的檢定有賴於邏輯與統計分析(logical and s...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詳細查。《宋史.卷一七三.食貨志上一》:「逃民復業及浮客請佃者,委農官勘。」
〔區分性向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區分性向測是一種多因素性向測,由美國班納特(G.K. Bennett)、席修爾(H.G. Seashore)和魏斯曼(A.G. Wesman)二人共同編製,於一九四七年由美國心理公司(Psychological Corporation)發行,復經一九六二年和一九七二年兩次修訂,多年來在學校輔導上廣泛應用,學術界人士認為是此類測中之最佳者。
  民國四十九年,我國宗東亮與徐正穩兩位教授曾就DAT第一版修訂,首度引進國內使用,稱為〔中學綜合性向測〕,由教育部中等教育司印行。民國五十九年,程法泌與路君約兩位教授又將DAT第二版修訂,依我國文化背景予以全部重編或部分增編,定名為〔...
IMViC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測試細菌生化反應的試,為一種簡單鑑別細菌的方法。包括吲哚(indole)試、甲基紅試、Voges-Proskauer試及檸檬酸鹽試。在吲哚(indole)試中測試細菌能否將色氨酸(tryptophane)分解為吲哚(indole);在甲基紅試中測試細菌能否將葡萄糖分解產生酸;在Voges-Proskauer試中測試細菌能否將葡萄糖分解為乙醯甲基甲醇 (acetyl methyl carbinol);在檸檬鹽試中測試細菌能否利用檸檬酸鹽生長。以大腸菌(E. Coli)為例,其IMViC試結果為(++--)。
詮釋學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詮釋學經,依嘉達美(H.G. Gadamer)觀點,即是視野交融之過程,在此過程中所得之經,能引導詮釋者朝向新的理解,獲得所經而開拓新視野。此種詮釋學經有別於自然科學方法所建構之經概念,而有其獨特性存在。
  詮釋學的學者認為,自培根(F. Bacon)倡導歸納及化約方法以降,經概念之意涵即不斷窄化,終於被歸屬於認識論領域。此種經概念僅重視經之再製性,強調祛除經中所有影響客觀性之歷史因素,並可透過系統方法加以複製以達到所謂客觀性之要求,唯已忽略經之內在歷史性之重要地位。
  對經歷史性之關注,以黑格爾(G.W.F. Hegel)為起始,他在〔精神現...
新托福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托福測(The Test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簡稱TOEFL)是施行最廣的英語檢定考試,是由美國教育測服務社(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 簡稱ETS)所研發,ETS為一專精於教學評量以及測心理學、教育政策之研究之單位,1947年發展出托福測
紙筆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紙筆測是教育與心理測方式的一種,方法是將測題印在紙上,要受試者用筆作答。由於教育歷程中有必然的讀和寫的學習,紙筆測便是教學評量的主要方法,尤其是認知方面的教學,有具體的教學內容,也分科施教。如為了考查各科的學習成就,用非標準化或標準化的測必不可免,而這類測絕大多數是紙筆測
  另外如智力測、性向測之類也是。有些非文字的圖形測也用紙筆。不過有些學習結果如動作技能,便不適用此種測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