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9.668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自兒」條。
1.量詞。計算單獨的人或物的單位。如:「二饅頭」、「一理想」。
2.參見「子」、「兒」等條。
單獨的。如:「人」、「性」。
此、這。如:「中滋味」、「中好手」。
用於動詞與補語之間,以加強語氣,無義。如:「見面」、「哭不停」。
量詞及助詞「」的輕讀。如:「這人」、「那地方」、「家中添小孩就熱鬧多了!」
案研究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案研究是為了決定導致人、團體、或機構之狀態或行為之因素,或諸多因素之間的關係,而對此研究對象做深入探究。案研究在教育研究上,有一段漫長之歷史,但也普遍應用於其他領域之研究,例如醫學、臨床心理學及別差異之研究等等,並不限於研究別團體及其成員之行為特徵。
師父領進門,修行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老師只管指點門路,真正學到本領,還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如:「俗話說得好:『師父領進門,修行在人。』我只能提點門面功夫,最重要的訣竅還是要靠你自己去體會。」
中滋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其中的感受。如:「只有親身體驗,才能了解中滋味。」
艾德華人偏好量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艾德華人偏好量表(Edwards Personal Preference Schedule,EPPS) 起源艾德華人偏好量表(EPPS)是由美國心理學家Allen Edwars在1954年所發展並出版的,此量表示依據墨瑞(Murray)於1938年所提出的人格需求理論而設計,艾德華從中從中選出15種人格需求,並依這些需求理論涵義,設計210對敘述句,每對敘述句的社會其代性接近相等,受試者可從中挑選出一項最符合自己當下感受或情形的句子。而此量表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特有的性格。指人穩定的心理特徵總和,包括興趣、愛好等。如:「他的性十分倔強。」《施公案》第二七四回:「蔣熊道:『咱為人平生是只性直。老哥既有此意,小弟雖萬死不辭,就此請去一走。』」
習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定義2 內容說明3 七習慣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定義七習慣(7 habits),指一人具有積極主動、始終如一、要事第一、雙贏思維、解人知己、聯合增效、持續更新等七習慣,若能努力實踐力行,會使自己成為高效能且成功的人。 內容說明七
臭皮匠,勝過諸葛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集思廣益。如:「俗話說:『三臭皮匠,勝過諸葛亮。』大家努力的想一想,總會想出辦法的。」
阿德勒_體心理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阿德勒是別心理學的創始人。他相信人的一切行為都有目的性,強調現在所努力追求的,比過去更為重要。阿德勒體心理學上的主張,主要可歸納為以下四點:1.人性自主:阿德勒反對潛意識支配人性的觀點,他認為人性是具有自主傾向的,可以決定自己的未來與創造自己的生活。2.追求卓越:卓越並非指超越別人,而是要追求人本身的完美。同時他也認為這種追求完美的傾向,是生命的基本現象,且是與生俱來的...
別化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別化教學主要是在於藉由一對一的別方式指導學生學習的一種教學模式,透過這種方式呢,老師能夠更深切地發現學生所面臨的問題與障礙。經由這樣的方式,學生可以依據人的學習速度與認知方式來吸收老師所傳授的知識與經驗,其實,別化教學並不拘泥於在形式上要一對一,它也可以是在班級中,由一位教師針對全班學生的獨特...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