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595.5023 ms
共 9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偏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裸露肩臂。《史記.卷一一二.平津侯傳》:「陳涉無千乘之尊,尺土之地,身非王公大人名族之後,無鄉曲之譽,非有孔、墨、曾子之賢,陶朱、猗頓之富也,然起窮巷,奮棘矜,偏袒大呼而天下從風,此其故何也?」《聊齋志異.卷一.畫壁》:「一老僧說法座上,偏袒繞視者甚眾。」
2.私心庇護一方。如:「我用心公正,絕不偏袒誰。」
|
偏袒扼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憤慨不平的樣子。《戰國策.燕策三》:「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曰:『此臣日夜切齒拊心也,乃今得聞教。』」也作「偏袒搤腕」。
|
偏袒搤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露出手臂以另一隻手抓住,表示憤慨不平。《史記.卷八六.刺客傳.荊軻傳》:「樊於期偏袒搤腕而進曰:『此臣之日夜切齒腐心也,乃今得聞教!』遂自剄。」也作「偏袒扼腕」。
|
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公平的、有私心的。如:「偏見」、「偏心」、「偏私」、「偏袒」。
|
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偏護。如:「偏袒」、「袒護」。唐.柳宗元〈奉平淮夷雅表〉:「士獲厥心,太袒高驤。」《清史稿.卷四二八.秦定三傳》:「福濟所恃惟兩軍,難左右袒,軍飢且渙。」
|
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偏袒。通「黨」。《莊子.天下〉:「公而不當,易而無私。」
|
亦步亦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做什麼,但是卻發現某些地方是無法模仿、跟上腳步的,也就是孔子不需要說什麼,眾人就自然信服;不曾親近或偏袒,但情意卻自然而周到;沒有爵位,而百姓卻自然歸向他,這些在顏淵的心中,一直無法看出是什麼緣故,因此就向孔子請教。而孔子也向顏淵解釋,這一切都是因為虛心的順應自然萬物之變化,遵循著既有的大自然規律的關係。後來「亦步亦趨」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事事追隨或仿傚別人。
|
望塵莫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著做什麼,但是卻發現某些地方是無法跟上腳步的。有些時候,孔子不需要說什麼,眾人就自然信服;不曾親近或偏袒,但情意卻自然而周到;沒有爵位,而百姓卻自然的歸向。這些在顏淵的心中,一直無法解釋是什麼緣故,總覺得孔子像是在前面快速奔跑,自己在後面,卻怎麼樣也追不上。《莊子》原文的「夫子奔逸絕塵,回瞠若乎後者」,後來也許就演變成「望塵莫及」這句成語,用來比喻遠遠落在他人之後。
|
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偏袒、偏愛。如:「爸爸總是向著小妹。」
|
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迎合、偏袒。如:「阿附」、「阿私」、「諂媚阿諛」。《孟子.公孫丑上》:「智足以知聖人,汙不至阿其所好。」《呂氏春秋.離俗覽.高義》:「阿有罪,廢國法,不可。」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