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5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同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同與不同。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史傳》:「然紀傳為式,編年綴事,文非泛論,按實而書,歲遠則同異難密,事積則起訖易疏,斯固總會之為難也。」唐.韓愈〈寄盧仝〉詩:「往年弄筆嘲同異,怪辭驚眾謗不已。」
2.戰國時惠施提出的學說。認為事物中存在著小同異和大同異兩種。每類事物都有共同的性質,此即大同;但每類事物中不同的種屬又各有自己共同的性質,是為小同。從類上推,萬物皆同歸屬於一大類,而自種屬下求,以至於物體本身,又都其特點,是以事物之間的差別是相對而非絕對的。
堅白同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堅白,戰國時公孫龍子的學說。主張一塊「堅白石」中,其堅、白、石三個組成要素,是各自分離而不能同時被認知的。參見「堅白石論」條。同異,戰國時惠施的學說。主張萬物雖有「自相」,然亦具有一些「共相」,因而事物之間的差異只是一種相對的概念。參見「同異」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樣的,沒有差異。如:「同等」、「相同」、「大同小異」、「志同道合」。
跟…一樣。如:「同上」、「同前」、「如同」、「情同手足」。
一起。如:「同學」、「同伴」、「同事」、「共同」、「同甘共苦」。
聯合、聚在一起。如:「會同」、「夥同」。
和、與、跟。如:「我同你一道去。」
贊成。如:「同意」、「贊同」。
和諧、和平。如:「世界大同」。
契約。如:「合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奇怪、特別的。如:「異人」、「異事」、「異樣」、「標新立異」、「奇裝異服」、「心知有異」。
感到奇怪、驚訝。如:「訝異」。
不同的、另外的。如:「異心」、「異端」、「異己」、「異性」、「異地」、「異日」。
分開。如:「夫妻離異」。
別出心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裁」條。 01.清.趙翼〈題馮星石鴻臚夢蓀草堂圖〉詩:「君也讀書多,一覽見疵纇,遂獨出手眼,訂訛辨同異。」
學富五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莊子.天下》惠施1>多方2>,其書五車,其道舛駁3>,其言也不中4>。厤物之意,曰:「至大无外,謂之大一;至小无內,謂之小一。无厚,不可積也,其大千里。天與地卑,山與澤平。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大同而與小同異,此之謂小同異;萬物畢同畢異,此之謂大同異。南方无窮而有窮,今日適越而昔來。連環可解也。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氾愛萬物,天地一體也。」 〔注解〕 (1) 惠施:西元前370?∼前310?,戰國時宋國人。曾任梁相,有辯才,與莊周友善,和公孫龍並為名家的代表。研究萬物同異關係,提出小同、大同、小同異、大同異等概念。亦稱為惠子。 (2) 多方:指學術成就方面很廣。方,方面、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巧言。《戰國策.秦策一》:「迷於言,惑於語,沉於辯,溺於辭。」《史記.卷七四.孟子荀卿傳》:「而趙亦有公孫龍為堅白同異之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人類的行為規範。《禮記.曲禮上》:「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
起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開始與結束。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史傳》:「然紀傳為式,編年綴事,文非泛論,按實而書,歲遠則同異難密,事積則起訖易疏,斯固總會之為難也。」
眾望所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6.《明史.卷二三二.魏允貞等列傳.贊》:「同異之見岐於中,而附者毀者爭勝而不已,則黨日眾,而為禍熾矣。魏允貞、王國、余懋衡皆以卓犖閎偉之概,為眾望所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