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1.561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吟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吟誦詩歌。《文選.成公綏.嘯賦》:「乃吟詠而發散,聲駱驛而響連。」《三國演義》第三七回:「玄德正看間,忽聞吟詠之聲,乃立於門側窺之。」也作「吟永」。
吟詠性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吟詠詩歌以抒發感情思想。《儒林外史》第八回:「近來我在林下,倒常教他做幾首詩,吟詠性情,要他知道樂天知命的道理,在我膝下承歡便了。」
吟詠情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吟詠詩歌以抒發感情思想。《詩經.周南.關雎.序》:「國史明乎得失之跡,傷人倫之廢,哀刑政之苛,吟詠情性以風其上,達於事變而懷其舊俗者也。」《文選.袁宏.三國名臣序贊》:「或以吟詠性情,或以述德顯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歌唱,以充滿抑揚頓挫的語調吟唱。如:「吟詠」。《論語.先進》:「風乎舞雩,詠而歸。」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聞江渚閒估客船上有詠詩聲,甚有情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詠、誦。如:「吟詠」。《莊子.德充符》:「倚樹而吟,據槁梧而瞑。」
人面桃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這是一首美麗的詩,到現在還有無數的人時常時來吟詠,因而低徊不已。 補充相似詞:物是人非 實例(1)那女子「人面桃花」,大家一見立刻驚為天人。(2)他的情人已離開了,面對這深深庭院,真有一種「人面桃花」之慨! 參考資料(1)馬玲華 著「成語選粹」,p.25-26,幼獅文化事業公司(2)世一標準字典編輯委員會,「成語大辭典(上)」,p.132,世一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如火如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花月痕》第二一回棲霞居士評:「生出悽惻,回應上文,一段吟詠,結出正竟,而上文許多如火如荼文忽然煙然銷跡滅矣。」
推己及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心比心,設身處地替別人著想。宋.朱熹〈與范直閣〉:「學者之于忠恕,未免參校彼己,推己及人則宜。」清.張惠言〈承拙齋家傳〉:「以推己及人為門戶,以書策吟詠為圓囿,保吾天,全吾真,處而安焉。」
孺子可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唐.劉禹錫〈澈上人文集紀〉:「初,上人在吳興,居何山,與晝公為侶。時予方以兩髦執筆硯,陪其吟詠,皆曰孺子可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吟詠、寫作。如:「橫槊賦詩」。《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屈原放逐,乃賦離騷。」晉.陶淵明〈自祭文〉:「捽兀窮廬,酣飲賦詩。」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